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四章 交換生

林俊表情訕訕的撓著後腦勺,說:“姐,我本來是找你有點事的,進來看你在用功,就沒敢打擾。對了,你寫啥呢?給我看看唄?”林俊沖張曉雯眨眨眼,滿臉期待。

張曉雯臉色發紅,眼睛也慌亂的往旁邊瞄著,嘴上卻說:“沒……沒什麼,你看錯了!”

林俊聽著這明顯是睜眼說的瞎話笑了,他明白表姐這是不好意思呢!不得不說老祖宗幾千年前定下的教化影響深遠,現在很多人還受傳承幾千年的文明教化影響,比如這種自謙的行為。

我們的小孩子,小時候寫了一篇作文,畫了一幅畫,做了個小玩意,甚至自己發明的小旋律,哼的不成調的曲子,都不好意思讓家長或者朋友知道,他們似乎天生便知道自己的東西,與專業的區別,所以都明白拙作拿不出手……

可是這種表現,自謙有餘,但自信不足,用幼兒的習作去比成年人的創作成果,那顯然是找錯了對手。

本來孩子有這些方面的天分,只要認真培養,多加指導,總會成才的。可我們的教育習慣卻讓他們羞於去展示自己,平白埋沒了多少天賦?!

林俊覺得這種心態用在培養的孩子身上很不好,這會讓孩子們趨於平庸,而缺少個性和才能。當然,問題是多方面的,這也只是其中一面而已,能有所改變那就是好的。

前世的時候,林俊也聽人議論過,說的是孔子文化祭,有那麼一段時間,曾經掀起過儒家文化的潮流,只是坊間對此的觀點各有不同,並不是一味的覺得這久遠的文化傳統讓人驕傲。

有人就說了,儒學把人都教傻了,傻得頑固不化不知變通,認為儒學不是什麼好東西,連帶著覺得發明儒學的孔子也沒必要受人香火幾千年。

其實原本的儒學跟後世大家印象中的差別很大,最初孔聖人遊學天下,為的也是行教化,開矇昧,後來變了味那就不是他老人家的責任了,這帳得算到董仲舒和朱熹之流的頭上。

一種學術好與不好,這要視乎當時的環境的,儒家的學說當年能發揚光大,那也是因為這適應當時的那個時代,同樣的現在的時代,卻是不適用的。

後世子孫自己不懂得革新進取,卻埋怨幾千年前的老祖宗定下的規矩太陳舊,這實在是沒什麼道理!

林俊知道張曉雯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只能勸說和鼓勵,這種事現身說法比較有說服力:

“姐,我剛才可是看得一清二楚,你可瞞不了我。剛才我看了一點兒,雖然不多,但也覺得你寫的不錯,文筆很流暢,不想給我看是怕寫的不好出醜吧?”

張曉雯猶豫了一下,然後點點頭。

林俊撓撓頭說道:“其實你把這事看得太重了,沒有誰一生下來就能寫不朽的鉅著,雖然研究文學的人,總能從小說裡面讀出一些深意來,但實際上寫小說就是講故事而已。能把一個故事完整的講下來,就不錯了,你不能要求每個講故事的人都是老舍,都是錢鐘書。”

張曉雯有些扭捏,“我知道你說的有道理,但就是抹不開面子!算了你就當沒見到過好了……”

林俊一聽,卻說:“好了好了,我不強求你一定要給我看,但你首先要把自信心樹立好,不是每個人都能把幾萬,十幾萬甚至更多的文字組織起來的,能寫出來不論好壞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你不該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張曉雯想了想,說:

“我現在也只是無聊寫著玩而已,倒是不知不覺寫了一些,只是隨筆而寫,沒有想太多,所以不好給人看,等我有自信拿出來的時候,就第一個給你看好不好?”林俊覺得她能這麼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哪裡會不答應?

他轉身剛想離開,表姐卻發問了:“對了,你不是說找我有事嗎?什麼事情?”

林俊停下來,拍了拍腦門,險些把正事忘了,於是問道:“姐,你有沒有想過繼續回去上學?現在咱們不是過去了,學費再也不是什麼問題了,趁著年輕有機會,不去上學的話真是太可惜了。”

………………………………………………………………………………

有票嗎?感謝9聞聞2009打賞,感謝書評區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