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輪到周亦霏盤問證人。
☆、224
“徐先生, 你剛剛說,優悠女士在法國學習調酒期間跟你是情侶、師從同一個師父,是不是?”
“是。”
“請徐先生把你們授課的大體流程描述一下。”
“流程?”
“對, 極簡流程, 譬如理論知識、實踐調酒等。”
“學習過程大致上可以說是先理論後實踐吧。開始的時候, 我們先學習基礎理論知識, 例如葡萄的産地、釀制的手法對葡萄酒的影響等;之後學習品酒,要透過色澤、口感、味道等把紅酒的年份跟産地鑒定出來;再之後學調酒,各種經典的雞尾酒調變手法;等把基礎的東西吃透,再學習自創配搭。自創的配搭能夠形成自己的風格的時候,就算是成功了。”
“師父對你們的教導方式是怎麼樣的?”
“我剛剛也說過,師父認為我更有天分一點, 但是師妹的天分差了少少, 不過勝在夠努力, 所以師父對師妹的要求格外嚴格。”
“徐先生可能沒有明白我的意思。這個所謂的‘格外嚴格’是絕對的嚴格還是相對的嚴格,是一個很難區分的東西, 我們只能透過一些事實將之量化, 讓陪審團的人可以有一個比較客觀的印象。”周亦霏道,“首先我想請問徐先生, 你們師父教導你跟優悠女士的時候是分開授課還是公開授課?”
“公開授課。師父開著一家酒莊,酒莊裡有很多夥計, 也是慕名而來求學的。但是當時師父門下公開的弟子只有我跟師妹兩個,其他的人多數被師父判定為毫無天賦,只肯收留他們在酒莊打工, 同時在給我和師妹講課的時候允許他們旁聽,學到多少就看他們自己了。”
“公開授課之餘,你們師父有沒有對你或者優悠女士進行私下裡的單獨教導?”
“沒有。”
“你肯定?”
“我肯定,跟師父一起學習紅酒知識之外,我跟師妹畢竟是情侶,所以絕大部分時間都在一起,我非常肯定師父並沒有叫我或者師妹單獨教導過。”
“公開授課的內容包括哪些?”
“差不多都是理論知識。”
“也就是說,實踐的時候並不是公開授課?”
徐意志皺著眉頭想了一會:“鑒定紅酒也算是一種實踐,不過是一起授課的;調酒的手法也是一種實踐,雖然是一起授課,不過每個人的傾向不同,所以師父的點評不同。”
“你們師父在點評的時候是不是對你大力稱贊,對優悠女士卻多加批評?”
“……是。”
“這些批評的言論是不是對優悠女士造成了很大壓力,讓她以為自己不可能成功了?”
“……是。”
“優悠女士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這種壓力的?”
“師父讓我們自創配搭之後,師妹比較保守,所謂的自創配搭其實還是遵循了前人的套路。師父認為可以大膽一點,所以批評師妹,希望她能夠從這些批評中吸取教訓。”
“也就是說,在你們開始自創配搭之前,優悠女士沒有被你們的師父批評過?”
“可以這麼講。”
“優悠女士的理論知識掌握的很好,只是實踐上不夠大膽,你同不同意這個觀點?”
“同意。”
“請問你有沒有拜讀過優悠女士出版的那本關於紅酒的書?”
“有。”
“那本書裡面所提到的關於紅酒的知識是不是你們學習的理論知識?”
“……是。”
“這些理論知識是不是優悠女士跟你一起向師父學習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