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經過檢查確實新鮮的食材,就都會被送到後廚去。
大船一樓的後面,有一間大大的房間,專門是用來做廚房的。
此時裡面正有十個人在緊張忙碌著,他們十個人要負責一船一百人的吃食,可想而知了。
不過他們剛才都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了,鍋碗瓢盆都已經刷幹淨,只等把菜洗幹淨後下鍋了。
不一會兒一樓船尾處,就傳來濃濃的米香和油香。
要說大家在船上待得住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船上的夥食確實是不錯。
在探討大家在船上能夠安心居住的眾多原因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那就是船上的夥食質量確實是相當出色的。
陶秋菊對於船上的夥食問題,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處理方式。
她深知,食物是船上每個人生存的基礎,因此,她從不在米糧上吝嗇。
總是毫不猶豫地吩咐大廚們,要他們捨得放米,捨得放油,以此來保證每個人都能吃得飽,吃得好。
在她t的堅持下,船上的夥食並不只是簡單的飯菜,而是營養豐富,口感鮮美的美食。
雖然不能說每一頓飯都有肉,但是,每一頓飯都能提供豐富的營養,讓每個人都能保持充足的體力。
畢竟如果大家因為饑餓而身體虛弱,那麼,船隻就無法正常行駛,那就因小失大了。
這裡就見到出門在外,有足夠銀錢的重要性,至少不用卡夥食不是。
而他們隨身帶著的銀錢確實不少,除了縣衙裡的公款,他們家的存款也都不少。
畢竟好幾個工坊,他們家都佔了挺大的股份,光是分紅就不少。
而他們一家都簡樸,花銷就很少,這筆錢就都攢下來了。
只湯小米、陶秋菊和湯大強三人知道這比銀錢的存在,準備拿到廣州那邊買一些有用的東西弄回去的。
尤其是甘蔗、橡膠等好物,如果要花高價買,他們也是要捨得下銀錢的。
所以他們才不辭辛勞,把現銀一箱一箱扛上船。
而關於家裡的銀錢,四個弟弟心裡是沒有數的,甚至都還以為家裡還是像以前一樣沒太有錢的。
畢竟自己四個都可能吃了,爹孃和姐姐養咱們實在是費勁。
只能說這是個美好的誤會,不過陶秋菊也沒有挑破。
她其實並不希望孩子們躺在大人們積累上,然後躺平。
要是現代社會,她覺得倒也不是不行,只要孩子自己快樂,躺平與否不重要。
如果覺得奮鬥才會快樂,那她是會支援湯小米奮鬥的。
如果覺得躺平快樂,那她也是會拿出實打實的錢支援湯小米躺平的。
但是在當前這個時代,她卻不是這麼想。
實在是時代動蕩,每個人都無法躺平,都必須不斷學習和進步,提升生存和自保能力。
所以她對四個兒子的教育,向來是比較嚴格的。
無論是學文還是學武,都是要求他們刻苦努力。
好在就連最小的湯承寶都聽話懂事得很,都沒有養出驕奢淫逸的習慣。
湯承武就是不愛念書識字罷了,真的練起武來可以說是刻苦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