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簡單,星際時代的植物顯然也發生了奇妙的異變,簡直好養活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地步,成長速度堪比修仙小說中的靈植。
只要隨便找到某種綠植,從枝葉上小心翼翼地剪下來一段,像埋種子一樣埋進土裡,適度澆水,適度陽光。
很快,那段埋進土裡的枝葉底部會開始分裂根系,頂端則會頂破土壤,開始長出新的芽株。
她在最後還著重強調這個方法不是自己發明的,而是聯邦歷史文化研究院德高望重的教授研究出來的,如果有事,歡迎大家前去諮詢。
——簡單來說就是你們還有別的問題別來沖我,去沖歷史文化研究院,懂?
這一屆的網友很懂事。
於是,葉苒終於獲得了暫時的清淨,而負責運營歷史文化研究院官號的員工人都傻了。
後來冷靜下來之後翻了翻最新一條帖子下面的評論區,她這才鬆了口氣。
什麼嘛,還以為自家研究院被網暴了呢,搞了半天只是一群突然燃起了興趣的網友來詢問綠植的種植方法……嗯?
運營員工看著自己登入的“聯邦歷史文化研究院”賬號,又看了看一堆私信問怎麼養綠植的,突然陷入沉默。
這就好像你問大老遠跑來幫你修空調的師傅是幹什麼的,認定大學計算機系人均駭客,讓教體育的老師順便也去教個數學一樣,是不是稍微有點離譜啊?!
而且,研究院雖然聽起來很高大上,但也是會放年假的好嗎?
現在整個院裡除了三班倒的運營之外就找不到一個人了,教授和研究員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回家團圓了,就算裡面有個很擅長養綠植的教授,這讓她怎麼去找啊?!
就在運營腦殼都快被自己薅禿的時候,事情終於迎來了轉機——
有細節帝網友跑到人家的官網上,開始翻歷史文化研究院的往期回顧,然後還真翻出了點東西。
【《從靈田開始的修仙生活》,我欲修仙傾情打造的上古社會風俗考察案例……這是什麼玩意?】
很顯然,在一堆學術帖子裡面特意把這條給扒出來的人絕對足夠敏銳,一下子就抓住關鍵詞“靈田”,隱約覺得這裡面應該就這個跟綠植養殖最有關繫了。
但很可惜,《從靈田開始》雖然也曾在網上引發討論,但到底受眾不如葉苒的其他小說那樣廣泛。
而且由於我欲修仙這個馬甲未簽約的原因,《從靈田開始》很難進行各種衍生ip改編,也就喪失了在圈外進一步擴充套件影響力的機會——
雖然軍部那邊倒是弄出了種田基建遊戲,但畢竟目前還在內部測試階段,暫時沒有向公眾開放的打算。
總之,距離這本小說上次引發潮流已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了。
除了依舊在堅持追更的讀者之外,對於其他人而言,這本小說已經是過去式了,就像其他曾經引發過大規模討論的所謂熱點一樣,漸漸沉寂下去。
直到今天,因為一場意外,在漫長的年假,《從靈田開始》再度一炮走紅。
雖然這本小說相對於葉苒的其他小說而言比較小眾,但畢竟也是有一批粘性極高還全網找不到代餐的忠實讀者的。
很快,就有讀者跑過來現身說法。
【啊啊啊啊我知道了!這不就是知仙寶寶在靈田裡面種的靈植嗎?】
【?】
【雖然我知道歷史文化研究院似乎很看重這本小說,但是沒有想到堂堂一個學術機構居然已經開始研究小說周邊了嗎?[滑稽]】
【哈哈哈哈也許是教授的個人愛好吧,有一說一,一書大大曬的這盆植株還真的有點像靈植周邊,而且這玩意還能養大!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不是,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很奇怪嗎?假如這盆植株是歷史文化研究院從小說裡研究出來的,那為什麼這玩意會送到一書大大手上?就算要送,也應該送給修仙大大吧?】
【咳咳,樓上啊,才過去多久你就不記得了?兩位大大是關系超級好的朋友啊!肯定是修仙大大將研究院送給她的植株又轉贈給一書大大了!】
【哇塞,又磕到絕美友情了[星星眼]】
【?知仙寶寶是什麼玩意?一書是指一書一世界吧,修仙又是誰?我是不是不小心闖進什麼奇怪的圈子裡了?】
絕大多數網友都一頭霧水,看著《從靈田開始》的讀者們在評論區裡開始團建,而自己根本插不上話。
好在讀者或者說書粉是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安利自家真愛的機會的,立刻就有人開始瘋狂賣《從靈田開始》的安利。
此時,距離葉苒曬盆栽已經過了兩三個小時了。不少網友都各顯神通,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尋找自然植株”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