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世涵深感欣慰,又心裡痛楚不已。
葉建彰若是有雪蘭這份胸襟與持重,他不知道要少操多少心去。
“你且回去罷,彰兒是我的兒子,我不會不管他的。”
葉世涵轉過身去走向小書房,只是他的腳步比剛剛輕快了許多。
雪蘭望著葉世涵的背影,跪下身去給葉世涵磕了一個頭,“雪蘭謝過侯爺不棄之恩。”
葉世涵的脊背一僵,一聲細微的輕嘆後,他走出了雪蘭的視野。
翌日一早,在一家人向葉老太太晨起請安時,葉世涵宣佈了對葉建彰的懲罰。
送其去三寶寺裡帶發修行一個月,每日裡隨寺中僧人晨鐘暮敲,一起上殿誦經,為家中長輩們祈福。
三寶寺是京城豪門貴胄所供養的一所寺院,尋常人是進不了三寶寺裡的。帶發修行,已經是很重的處罰了,卻好在由為長輩祈福的名義在,葉建彰的名聲到底好聽了許多。
垂頭的眾人噤若寒蟬,這是沐恩侯府自受封以來第一個被送去修行的子弟呢。
雪蘭卻悄悄鬆了口氣,能讓葉建彰去寺院裡以祈福的形式修養秉性,又能棄之榮華,拋之嬌習,這倒不失是個好主意。
葉世涵說完了話,掃了一眼跟前的葉建晟,繼續說道,“若是我見哪個去無故引逗他去,別怪我把那人也鎖在三寶寺的寮房裡!”
這樣的苦,葉建晟可不想受,於是他把頭低到了胸口,他隨著眾人答了聲是。
雪蘭從南松園裡出來後,心情好了許多,一路上也和楚錦有了笑意。
才回到蘭園,劉嬤嬤就把一封信呈了上來,原來是盛蘭溪約她後日一起去買書。
雪蘭得了信,又去了紫園裡稟告給了林氏。
林氏自盛蘭溪與雪蘭落水之後,一直覺得虧欠了雪蘭,更覺在盛家人面前抬不起頭來。聽了雪蘭要和盛蘭溪出去,林氏極力的幫雪蘭安排好出行,並拿了體己銀子給雪蘭。
雪蘭不只是為了買書,還是為了和盛蘭溪一起說說體己話,所以她並不肯收林氏的銀子。林氏無法,只得拿出些散銀子給了楚錦,叫她出去後給雪蘭和盛蘭溪買些福寶齋的點心。
第二日,葉建彰被送去三寶寺,隨行有葉世涵親挑的一名管事和一名小廝。
之前葉世涵說得明白,不許人送葉建彰。在葉建彰離開府時走的角門,又沒有人相送,顯得冷冷清清。
雪蘭站在角門的門後,隔著門縫定睛望著頹然登上馬車的葉建彰。
從上了馬車,到離開,葉建彰臉上始終無一絲表情,整張臉都木訥極了。
弟弟還是記恨著她!
雪蘭咬緊了唇。
只要弟弟不被葉家遺棄,他若是想恨,就讓他恨自己罷。
她眼望著葉建彰的馬車駛離,才向內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