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好好好!”老子大笑。
如此,倉頡拜師老子。
可以說,此時伏羲、少典、倉頡三個人,成為了人皇候選人,爭奪人皇之位必然有他們三個之一來坐。
除非人族之中,出現十分逆天的存在,不然就是他們三個沒跑了。
……
何為人皇之道?
對此,即便是老子、準提兩位聖人也是不太清楚,畢竟人皇之道還未出現,但是他們有自己的教派,自然跟著教義教導人皇,如此也是方便以後傳道,發展教派。
準提講的是因果,如此教導少典因果迴圈。
而老子呢?
他講述的是‘無為之道’,‘無為’並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為。
他們兩位聖人如此教導弟子,同時老子還教授倉頡金丹大道,倉頡對此是拒絕的。
朱子靈不收他為徒,就因為他有自己的道了,如今老子想要傳授金丹大道給他,這等於斷了他自己的道,倉頡哪裡肯?
他們這師徒之間,卻是矛盾不斷。
而朱子靈呢?
他明白人皇之道,他也明白人族現在的需求是什麼。
因為他就是人啊!
人的需求是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衣食住行而已,這很難嗎?
說出來簡單,做起來難。
人族的慾望是在時刻變化的,就像當初,人族剛剛出世的時候,自然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努力。
隨後呢?
朱子靈的功法傳播出去,有了房子、有了火、有了衣服,最後還有了修為,那麼自然追求更好的。
而隨著先天靈氣減弱,修煉者離開之後,人族又開始為了食物而努力。
這就是人族。
所以,他教導伏羲更多的是如何散發思維,如何幫助人族獲得更多的食物,甚至還有一些食物的處理方法。
還有就是將一些天地秩序,讓伏羲學會觀察天地之間,自然之中的規律,如何利用這些規律,來更好的達成獲取食物的目的。
人族已經開始簡單的種子了,只不過種植的食物很是單一,叫做粟、也叫做稷。
帶殼,脫殼之後就是小米,朱子靈自然是認識的。
如何種植,獲取更多的出產,朱子靈也是懂的。
雖然他上輩子沒有種過地,但是多少明白一些,加上現在的修為,想要觀察自然不難,甚至可以推算一番都是不是難事。
但是,推算的事情不能教導伏羲,這個伏羲的看家本事,以後讓他自己慢慢的研究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