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悶的心情太強烈,孟初不得不退出聊天介面,盯著綠植,把自己想象成一片呆滯的、只需要默默轉換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葉子。
雜事也是高校工作的重要部分。他反複唸叨。這年頭,誰能心無旁騖地搞研究呢?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過了兩分鐘,他回複了第三個“好的”。
他放下手機,向後倒在辦公椅上,連眼鏡都沮喪地耷拉下來。
手機好死不死的又響了。
孟初盯著螢幕,覺得心裡湧出的那股情感,可能就是所謂的“殺意”。
雖然他誰也幹不掉,只能對著虛空亂劈一陣之後,毛茸茸地溜走。
好吧,又是哪個破活動要他參加?
他對著唯一敢兇的物件——手機螢幕——看了一眼,是付關山發來的。
下意識地,他長舒了一口氣,空氣都變得輕盈了。
這家夥又要說什麼莫名其妙的話?
他點開訊息,看到一個訊息,外加一張圖片。
付關山:殺青合影,附帶娛樂圈地圖。
孟初望著那張照片,盡管有眾多明星,他依然一眼找到了付關山。主角確實有成為主角的理由。
而其他人頭上,都掛著一行小字,裡面寫著人名,然後下拉箭頭,指向對應的明星。
孟初像記學生名單一樣,把名字和人臉對上了號。
他對娛樂圈的瞭解取得突破性進展。
付關山又發來一條:我小小透露了一下我們的婚禮,效果那叫一個炸裂!!!
孟初望著過分多的驚嘆號,腦子已經浮現出對方得意揚揚、誇大其詞的炫耀場景,不自覺地笑了笑。
每次付關山出現,就好像從冷酷的現實躍進了浪漫電影,枯燥繁雜的日常,突然變得輕松、自在又夢幻,飄飄忽忽的,不真實。
孟初捧著臉,放大那張合照,手指描摹著那張陽光燦爛的臉。
這一天也不怎麼差嘛。
他走到門邊,小心探出腦袋,往走廊看了看,沒有人,又確認了一下幾個社交app,沒有面談,沒有會議。
他鬼鬼祟祟地坐回去,開啟了瀏覽器,輸入了“付關山 作品”。
詞條密密麻麻地跳出來,他先點進豆瓣,按評分排了個序。在糊咖時期,付關山以量補質,瘋狂在各大爛劇裡刷臉,6分以下的電視劇就多達12部,全看是不可能的,孟初直接跳到他的成名作,評分兩極分化的《襄陽》。
全劇共78集。
孟初當機立斷——先去看演員採訪。
好極了,只有5分鐘。
孟初又心虛地看了眼緊閉的門,點選播放。
鏡頭裡的付關山一身休閑裝,坐姿端正又挺拔,神情親切又沉靜,讓孟初很不習慣。記者沒有出聲,提問透過右下角的氣泡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