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邊有人會做豆腐嗎?”時枌一想起這個確實是饞了。
“他們食堂有人會做。”老葉說。
確實,時枌在蘭城的時候喝過豆漿的。
“那你們這邊就沒有人有興趣開一個豆製品的鋪子?賣豆腐啊豆漿豆幹什麼的?”
老葉聽出她話裡的意思,樂呵呵地笑了,“你要是想幹成這事,先得給人家供豆子,還得把陽縣的人胃口養起來,人家一天一支營養液就能活,為什麼要操那個心花更多的錢去喝什麼豆漿呢?”
時枌也只是突發奇想,聽他這麼一說也知道不現實。
榨油廠能幹起來,是因為有需求,就算普通民眾不做飯,食堂也是需要油的,雖說趙弋現在在大力推行擺脫營養液的政策,但重要的還是時間。
種下的作物要等到收獲,只有看見了成果,有了收成,大家才會改觀,不再依賴蘭城的營養液,這是一條漫長的路,而她想的豆腐什麼的,太過精細,短時間內恐怕發展不到這裡。
但話說回來,馬上就是冬天了,溫度低,食物容易儲存,而且她還有一個鄰居,兩家一共七口人呢,她是可以嘗試這個冬天做豆腐的,還能賣一部分給陽縣!
時枌迫不及待想回去了。
一瞥眼看見一個苦力把一堆種子丟到一個地方,又去掏種子打算繼續丟,時枌抬手製止,讓他把種子挖出來,不能這麼聚集播。
“這是蘿蔔,你沒見過蘿蔔嗎?你一把下去幾十上百個蘿蔔長在一起能長好嗎?”她語氣不好。
那人抬了抬眼皮,去挖剛剛丟下去的種子,面無表情地漠視。
時枌深吸口氣,讓自己淡定,“這些蔬菜到時候收獲是有你們的一部分的,種得好,以後還可能在這邊重新落戶重新生活,如果你們連這種簡單的活兒都不能幹,那恐怕你們對於陽縣來說沒有任何作用。”
時枌說的還是比較委婉了,沒用的人,以趙弋的性格絕對不會白養,他可不像蘭城家大業大的可以揮霍資源,陽縣現在這個情況不能在負擔更多累贅。
邊上老葉聽了挑了挑眉毛,他注意到不少苦力都扭頭過來聽著,得知自己還能有收獲後,不少人去挖自己剛剛播多了種子的地方。
蘿蔔種子本來就小,想要精確地估摸著蘿蔔大小一小塊地方一棵是很費神的,所以一般都是灑出去大致把控一下就行,他們在分種子的時候也考慮到了這一點,都多給了種子。
“各自播種的地各自豎牌子寫名字,以後打理也是你們自己來。”時枌又說。
這下垂頭去挖種子的人更多了。
“我種的多,是不是管的田也更多?”有人抬頭問。
“是的,以後收成你拿到的也會更多,不分作物,也會有積分獎勵。”
這下他們都認真起來。
時枌給種子的時候就分配好了哪些人管哪些作物,比如管胡蘿蔔的就只管胡蘿蔔,不會管菜薹,因為這些菜打理方式都不一樣,一個人學好幾個的話就太複雜了。
“之後會有農業部的人來教你們該怎麼打理,好好學,學會了你們自己也能種。”
很好,他們更認真了。
時枌今天的主要任務是盯著他們幹活,解答問題,並不需要親自下地,還是很輕松的,只是要一直呆到天黑沒有光亮了才能回去。
“這附近沒通電?”時枌上車時問了一句。
“聽說是通的,但是為了不浪費電,這附近除了還能用的太陽能路燈之外都一個個斷電了。”
“那陽縣發電廠管的範圍挺大啊。”
“本來就是一個大發電廠,這附近村落都靠它。”
時枌在這裡還是看不見她的農場,但或許有種可能,她家的電線也是從陽縣牽過來的呢?
她回去得找趙弋看看規劃圖,要是能在冬天之前通上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