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

與劉鄧、潘璋夜襲淮陵的戰鬥經過相比,文聘擊取淮浦的戰鬥過程可以說是更加簡單容易。

先是在潛渡淮水的時候,陳家給了文聘極大的幫助。

既然明知“淮水”是下邳境內最大的“天險”,笮融就不可能會忽視對“淮水”的防禦警備,淮水河面上不分晝夜都有他的船隻巡弋,在淮水北岸,並有步卒、民夫沿河巡邏,各個渡口都有兵士守備,——可以這麼說,笮融對淮水的守禦、守備不可不稱之為“嚴密”。

在這麼個“嚴密守備”的背景下,若是沒有陳氏家族的配合,文聘是絕對沒有辦法帶著上千兵卒潛渡過河的。

卻是說了:陳氏家族雖為州郡冠族,可他們並沒有守禦淮浦的兵權,那麼他們又是怎麼幫助文聘,使其在不驚動淮浦守軍的情況下,竟安然帶著上千兵卒潛渡過河的?

說來卻也簡單。

陳氏家族雖無守禦淮浦的兵權,可他們對淮浦當地士民的影響卻是極大的,而限於兵力不足的原因,淮浦守軍又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所以,包括在淮水上巡弋的船隻、在淮水北岸巡邏的兵卒和民夫、以至把守渡口的人手,很多都是派用的淮浦縣卒,還有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乾脆就是從淮浦縣民中抽調出來的,這麼一來,就給了陳氏家族發揮其在淮浦當地強大影響力的機會。

也正因此,文聘這才得以輕易渡河。

渡過了淮水,接下來便是進攻淮浦縣城。

劉鄧、潘璋在進攻淮陵的時候,雖是有內應,可不管怎麼說,卻也是經過了一番鏖戰的,而文聘進攻淮浦,卻幾乎都沒有怎麼動刀槍。

兩者之所以會有這樣明顯的不同,當然不是因為文聘更加善戰,而顯然是因為闕宣在淮陵的影響力遠遠比不上陳氏家族在淮浦的影響力。

闕宣再有名聲,黨羽再多,門下的食客、徒附再眾,他也只是個豪強,對士人的影響力不大。

陳氏家族不同,陳家乃是士族,世代二千石,族中還有人曾做過“太尉”這等顯貴的“公”職,他們對當地士人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依照慣例,和郡府一樣,縣寺裡的各等曹吏、僚屬大都是來自本地計程車人家族,因了陳氏家族在當地士人中的巨大影響力,早在開戰前,縣寺中的上下官吏,乃至包括縣令在內,實際上都已經被陳家說服,傾向到荀貞這邊了。

淮浦縣的守將固然是笮融派來的,可在全縣士人都已經“暗許荀貞”的情形下,他這個外地人便是手底下再有兵馬,又能起多大作用?——別忘了,士族雖是“士族”,可如陳氏這樣的大族,卻也不僅僅只是“耕讀”而已,他們也都是養了不少壯士、徒附的,再加上縣卒,此亦是一股不可小覷的武裝力量,尤其是在守將完全無備的時候突然配合文聘發難,對守將來說,就更是“雪上加霜”,除了投降之外,便只有潰逃一途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在接到部曲急報,聽聞縣中士、人“倒戈”,內應文聘攻城之後,守將立刻就放棄了守城的打算,先是試了兩次突圍,相繼失敗,都被文聘早就埋伏下的部隊擊退後,他當機立斷,選擇了投降。

淮浦既克,淮陰在又堅持了兩日後,亦舉城投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