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病房,一股子香氣撲面而來,患者滿臉油光鋥亮的看了過來。
他今年72歲,但胃口卻好得很。
一大個肘子,羅浩估計自己也就只能勉強吃進去,但患者卻意猶未盡,吃完了肘子後還四周看著,尋找還有什麼東西能吃。
這……
這要是血糖能正常,才見了鬼。
羅浩既然已經來了,還是到床旁詢問了情況。患者自述飢餓,羅浩用ai輔助診斷掃了一眼,也沒其他罕見疾病,排除了幾種不常見的情況。
原來就是饞。
“你跟我來一下,有個字要籤。”孟良人和患者家屬說道。
患者家屬四十多歲,衣著得體,戴著金絲眼鏡,文質彬彬的樣子。
和孟良人出了病房,孟良人也不多等,直接說道,“老爺子的情況你都知道吧。”
“知道,孟醫生。”四十多歲的男人回答道。
語氣溫和,沒有絲毫戾氣。
“他的血糖控制的不好,要低鹽低脂糖尿病飲食。肘子什麼的,還是別吃了。”
“孟醫生,這事兒我清楚。但我爸這病,估計活不了多久,他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血糖高低的,暫且放到一邊,能讓老爺子多吃點東西,哪怕是人走了,他沒遺憾,我們也沒遺憾。”
羅浩聽到患者家屬言語邏輯清晰,知道人家已經深思熟慮,不是那種牆頭草。
孟良人點了點頭,路上沒說話,帶著患者家屬來到醫生辦公室。
“現在呢,我不以醫生的身份和你聊天,咱倆就是朋友,閒聊幾分鐘。”
“孟醫生,您講。”患者家屬道。
“聊齋志異裡有一個故事,說一個有錢人算命,先生說他還能吃多少多少米。”
“那人自己一盤算,這是能活到八十歲的徵兆。”
孟良人一邊說著,一邊看著患者家屬。
“我知道,孟醫生,我也看過這個故事。”患者家屬平淡的說道,“後來大約三年後,那人開始暴飲暴食,兩年吃光了剩下的糧食,然後就一命嗚呼了。”
孟良人微笑,他心裡很謹慎,但臉上卻帶著極其溫和的表情。
“孟醫生,您費心了。我爸從前不這樣,他一直都很注意自己的身體。您知道,他在當年也算是高知。”
“自從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該治病得治病,但我爸胃口忽然就好了起來。可能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最起碼不能按照九十、一百歲那麼做打算,他這才隨便吃喝。”
“我和我母親也商量過,勸的話用處不大,我爸脾氣在那擺著,而且這些年也挺虧嘴的。”
孟良人微微頷首,看樣子患者家屬已經做足了思想準備。
“既然是這樣,我就實話實說,現在血糖的值不適合手術,必須控制下來。”
“控制血糖,我們這面不專業,我準備給老爺子找內分泌科的專家會診,看看怎麼辦。有可能……”
孟良人說到這裡,忽然頓了一下。
“要轉去內分泌科?”患者家屬問道。
“嗯。”孟良人點了點頭。
這時候他格外謹慎,生怕患者家屬暴起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