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二一包的小康煙,一條也就十一塊錢,拿著小康煙回家,然後在灶前燒火,等著吃過飯後,再去大伯家裡商量點事情。
這條煙就算今天不買,以後也會買,主要是拿來請人幫忙背廢品去街上的。
光是今天下午收的廢品,就讓爺孫兩人跑了十次,照這個趨勢,若是依舊是兩人背廢品的話,那不死也要脫層皮,所以必須得買條煙來讓人幫忙背。
吃過晚飯,郭去把小康煙拿了一包,然後去大伯家。
此時去剛剛好,因為這時候他們剛好吃過晚飯,也還沒有睡覺。
按照郭去的瞭解,他大伯正坐在院壩乘涼,而他大伯孃則在照著煤油燈,縫補衣服。
兩家隔的很近,也就一分鐘不到的時間,郭去就到院壩裡,他大伯如他所想的那樣,抽著煙,正在院子裡乘涼。
見到郭去來了,起身讓他坐,然後走進屋裡,又端了一根凳子出來。
“怎麼樣?我聽你爺爺說,你在收廢品。”
“還行吧。就是有點累,收的時候還不怎樣,可是要背到街上去可就難受了。我和爺爺今天跑了十趟,現在肩膀都腫了。”
“你還早著呢!我想你這麼大的時候,天天和你爺爺上山,一整天都在地裡,到了太陽落山,還要砍柴挑回去。”
“唉,真夠難受的。”
“你呀!唉!你們這代人都是這樣,吃不得苦,我家那小子也是這樣,每次放假回家,讓他去挖洋芋,挖個幾分鐘就說不行,真不知道你們以後怎麼生活。”
“堂哥不是在讀書嘛,讀書,以後肯定就不用在地裡幹活了。”
“屁!要讀得才能不幹活,他每次回來,問他成績,他都支支吾吾的,最後一爆出來,考了個全班第三,還是倒數的!”
“呃。”
郭去此時不知該怎麼接話了。
郭去大伯拿著短煙槍在凳子腿上敲了敲,“對了,昨天你們去城裡,他怎樣?成績在學習不?”
“我們去的時候,才剛放學呢,堂哥剛回到寢室,還沒開始做飯呢。”
聽到外面的談話,郭去大伯孃也走了出來,郭去急忙喊了一聲“大伯孃”。
“坐,我就是嫌屋裡太冷清,想出來坐坐,你們談你們的。”
郭去大伯看了大伯孃一眼,又重新給煙槍裝上旱菸,這才道,“要說這些學校也真是的!連飯都不給煮,放學時都快十二點了,孩子們才去煮飯,那哪成啊!”
“就是!就是!我家小青上次回來都瘦了,看得我怪心疼的,你大伯偏要把孩子送到城裡去,我勸了好多次,他也不聽。”
郭去他大伯孃急忙點頭應和,哪個母親不擔心自己孩子的。
郭去一直記得自己來此的目的,但現在不是開口的時機,或許是受長輩的影響,想要借點東西,都總是天南海北扯一通後,才會繞回來,其實主要還是直接開口會很不好意思,這是屬於農村人的委婉。
“那個小子,成績若還是那樣子,老子就把他拉回來,讓他跟我辦莊稼,至少吃穿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