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五章 李儒

有道是千人盈城萬人盈野。

足足六十萬大軍想要無聲無息的穿過燕州,抵達橫皇城顯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根據前方探子發回的訊息來看,崔庭的六十萬大軍抵達橫皇城起碼要花去半個月的光景。也正是因為如此,當三日之後密密麻麻的楚字玄旗出現在橫皇城外時,這座巍峨的古城之中方才一片驚恐與譁然。

聖陽軍的統領,年過五十的大夏王爺李儒臨危受命,帶著十餘萬聖陽軍在橫皇城頭佈防。

作為大夏唯二的王爺,李儒的一生倒還稱得上傳奇二字。

三十年前,李文景兵敗大黃城,臥床不起,膝下九子,八子奪嫡。

李榆林成為最後的贏家,登上了帝王寶座,七位同胞兄弟,六位被他斬於大陽宮外,唯有李儒這位長子被他留了下來,不僅沒有削去兵權,反而將大夏最精銳的聖陽軍交到了他的手中。

至於另一位王爺,便是徐寒的老相識,那位唯一未有參與奪嫡的李末鼎。

......

作為執劍閣的現任閣主,徐寒自然有資格領著諸多執劍人登上城頭,檢視具體的情況,他也因此有幸見到了這位傳奇的李家王爺——李儒!

不得不說的是,李儒確實是一位很獨特的人。

在滿滿都是血色甲冑計程車卒當中,這位李家王爺人如其名,穿著一身白色的儒衫,立於城頭,於這氣氛肅然的沙場格格不入。

徐寒有心打量一番對方,李儒的兩鬢生著白霜,頭髮被梳理得乾淨整潔,以一道木簪竄起,平唇挺鼻,眼角有著些許皺紋,整個人看上去更像是侵淫在四書五經中的老儒生,而並非那可以行軍打仗的沙場悍將。

來到城頭的遠不止徐寒一人,大夏朝廷的文武百官,甚至那位李末鼎也有前來,但對此李儒都表現得極為平淡,並未在諸人身上注目半刻的目光。他始終皺著眉頭望著城外那黑壓壓的一片大軍,不言不語。

城頭的文武百官雖然有心說些什麼,但似乎卻對於這位李家王爺極為畏懼,沒有一人敢在那時出言打破這場面上的沉默。

“稟將軍,探子回報城外叛軍不到五萬人,似乎只是先遣的急行軍。”這時一位甲士忽的走到了李儒的身旁,單膝跪下,嘴裡如是言道。

這話出口,李儒還未曾回應,城頭上的文武百官卻是紛紛臉色一變,似乎有些意動。

“唔。”相比於他們的反應,李儒的回應卻是要淡漠許多,他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隨即言道:“傳令下去,駐軍各部加緊佈置防禦設施,不可私自應戰,違令者斬!”

那甲士聞言,自然不疑有他,告退而去。

而周遭的諸人卻一臉的不明所以,但又不敢多言。最終卻是那位李末鼎咬了咬牙,上前一步問道:“皇兄,此刻叛軍千里奔襲而來,人困馬乏,加之尚未聚成大勢,理應領兵出戰,挫其鋒芒,揚我聖威,為何皇兄卻避而不戰?”

這個問題似乎也算是在場諸人心頭的疑惑,他們紛紛在這時側頭看向李儒,等待著他的回答。

“我聽聞皇弟素來與江湖中三教九流交友甚廣,府中也養了三千家兵,既然皇弟如此憂心國事,不若我現在就開啟城門,讓皇弟領著家兵去與這叛軍一決生死,揚我聖威如何?”

李末鼎聞言頓時臉上的神情一滯,臉色陰沉了下來。

周遭的諸人更是聞出了此刻氣氛的尷尬,就算心底同樣存在著與李末鼎一般的疑問,此刻也只能壓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