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的網路,甚至可以用“亦網”來形容,因為《慶餘年》的關係,大夥兒對李亦愛護著呢,這就是爆款中的爆款帶來的影響。
這個熱度蹭蹭就可以了,要是真進去了,那事情可就麻煩了。
事情的脈絡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張琦俐的前夫接受不了張琦俐演員的工作,而張琦俐為了自己的職業,沒有妥協,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婚。
不過呢,張琦俐對李亦的意有所指,在如今的“亦網”,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也就是馮宇航腦子清醒了,不僅道歉還從善如流地對李亦吹捧,網友雖然說他不要臉,但總的來說也算是挽回了一點印象分,才沒有什麼抵制的聲音。
“單身”這兩個字送給全體女性不太妥當,第一時間就有人挑刺。
到了這裡,主持人終於是八卦地問起了張琦俐和前夫的事情。
很多人說她在蹭熱度,指責她的話太過於武斷。
而《單身女王》的宣傳環環相扣,每一環都有熱點甚至爆點,不管是熱度還是話題度,都碾壓了《定製大師》和其他同期電影。
整件事看起來,張琦俐是沒有錯的,並且很符合她獨立女性的身份,離婚之後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一直說前夫的不是,反而更加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拍了人生中第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
正如馮宇航,他本來就名聲不太好,和李亦碰了一下,更是直接爛到稀碎。再有《慶餘年》爆火,現在的網路環境有種“亦網”的架勢,《定製大師》的輿論環境就更差了。
誠然,網友們都知道電影是臺前幕後所有人工作人員的努力成果,但如果其中的某個人分量夠足,都會因此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
“最主要還是因為我的工作原因吧。”
“出軌?這我不清楚,而且我們現在已經離婚了,祝福他吧。”
她本身就有不小的話題性,還有職業探討的爭議,《單身女王》的話題度和期待度很快就炒的火熱。
《單身女王》,送給全體女性的一部電影,希望所有女性都能做生活中的女王!
即便是認可她觀點的人,也都不覺得李亦不敬業,只能說情況不一樣,李亦有選擇的權利和底氣。
這不僅得到了粉絲的支援,還得到了許多女性網友的崇拜。
張琦俐的理智,不止主持人失望,一些問詢而來的吃瓜群眾也很失望。
當然,這個訪談張琦俐籠絡一批女性使用者的支援,她們也很喜歡李亦,但同樣覺得張琦俐說的有道理。
主持人的問話,讓張琦俐的粉絲和同情張琦俐的路人十分不滿,覺得這個主持人太不專業了,為了熱點,專門揭別人的傷疤。
主創人員,對電影的影響真的很大。
這幾天他們都沒關注國內的事,不管是八卦還是公司的事。
正事聊完之後,就是要聊一些有熱度的事情了。
張琦俐的這番話,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指向性很強,前段時間這個話題就是由李亦引起的討論.
這番話看似也沒有什麼攻擊性,可細想一下,好像又有一點說李亦不敬業的意思。
之前在《慶餘年》的釋出會,李亦就很明確地說過,他不喜歡張穎兒拍親密的戲份,同樣的,他也不會拍。
雖然距離《慶餘年》的熱度還有很大的距離,但對比其他春節檔的電影,那就是一騎絕塵、一枝獨秀。
觀眾會因為特別喜愛的導演和演員,去看他們的電影,但也會因為討厭,從而產生抵制。
殊不知,這個問題還是張琦俐的團隊主動聯絡到節目組,要求加上的。
其新打出的宣傳語,更是收穫了大批擁躉——
在說話的時候,她的表情淡然,但笑容一看就能讓人知道是強顏歡笑,帶著幾分苦澀,卻又不顯得刻意,似乎不希望再因此和前夫產生任何糾葛。
“我們是在十二月底簽好離婚合同的。”
還有很現實的一點,不是所有演員都能自主挑選劇本,也不能干涉導演的決定,這種時候不拍,說不敬業也沒毛病。
為了節目著想,主持人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看著張琦俐演了一會兒皺眉、咬下唇、抓手指等生氣的表現。
訪談到這裡也就算結束了,後面的沒有瓜味。
不過這也符合大多數網友對張琦俐的瞭解,這位田園女拳大宗師,之所以能夠一直蹦躂,就是因為很少觸碰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