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41 孽鏡臺

當時,赤通水將棋王和趙九段陳九段三人用繩索捆了,和伍樊打鬥之後,不敵逃跑,引伍樊到了化骨滅魂無底洞上空,將棋王三人扔進去,讓伍樊去救,意圖讓伍樊跌落化骨滅魂無底洞,落得屍骨無存的下場。

赤通水是五流門派暗日門的修士,當時比伍樊的修為境界高得多,是養道巔峰,居然打不過伍樊。現在,他的修為境界提升到了得道中階,雖然比伍樊高一階,但顯然更不是伍樊的對手。

“龐督軍,有一些人心地很壞,平時表現還行,但一到動亂期間,就趁火打劫,壞事做絕。所謂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壞蛋分子,是很難識別出來的。”一名小門派領隊,將自己的擔心說出來,其實是在討好伍樊。

張督軍一聽,微微頷首,認為這名領隊的憂慮,不無道理,他向伍樊道:“這個問題確實頭痛,本府帶兵多年,雖然三番五次地宣告軍紀,但都難免出現滋擾百姓,燒殺搶掠的違紀軍士,殺雞儆猴也沒有用處。”

“人的貪念,並不會因為懲罰嚴重而消除,即便是死刑,但一樣恫嚇不住作奸犯科之人。”老鄭在一邊附和道。

“這麼說,我們要對所有軍士,以及跟隨作戰的各門派修士,都公平地進行一項測試,驗明心黑程度。”伍樊因為赤通水,想到了陰間第一殿,想到了秦廣王處理轉發到來的人員,採取的好壞識別之法。

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孽鏡臺,每一個人站在前面一照,孽鏡臺就會顯示心黑程度。

心黑程度從負十級到零級,再到十級。負十級是大善之人,可以直接發往天堂,零級是不善不惡之人,可登記造冊後在陰間十殿定居,十級是罪大惡極,心腸歹毒之人,要發往最悲慘的地獄接受煉獄之苦。

陰間十殿,每一殿都有大地獄,大地獄內又有十六小地獄。心黑程度一級到十級,都是惡人,結合前世所造的罪孽,分別發往各殿的地獄接受刑罰。

雖然,一個人當初驗明心黑程度時是好人,但在長年的歲月洗禮下,也可能變壞,那是沒有辦法之事。

比如陰間第一殿的原兵馬指揮使潘通天,心地歹毒,在山河鎮妖塔上和大魔頭白起惡鬥時,竟然對伍樊暗下黑手。

幸好被乞離師太識破,將潘通天鎮殺,後來稟報給秦廣王,他也大發感慨,認為管理不能囿於形式主義,工具主義,潘通天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不過,此時的伍樊顧不得了,統帥這麼多人,他不想太過麻煩,竟然生出了用孽鏡臺驗明所有修士和軍士心黑程度的想法。

孽鏡臺只是一個工具,但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前,這就是好工具。

探查一個人是好是壞,就連風月寶鑑也是無能為力。

地球空間的很多企業,評價一個員工,除了搞KPI績效考核,還搞什麼360度評價,什麼價值觀評估,簡直是放狗屁。

因為,所謂的多個人給一個人評估,無非最後是老好人得分高。

比起簡單直接,而且顯得粗暴的孽鏡臺來,地球空間的所有KPI績效考核,所有各種評估,測試職員的辦法,都弱爆了。

起獲了米國和倭國的黃金儲備,伍樊在盤古淚中的庫房中,金磚數量有幾千噸,已經花了一些購買各種設施,建立工廠。

只要捐給陰間第一殿幾塊金磚,足以打動秦廣王,借孽鏡臺用幾日。

當伍樊說到驗明心黑程度時,老鄭,胡州王,衛韜,馮祖明,江浩等人都笑了起來,因為他們來自陰間第一殿,知曉伍樊接下來要幹什麼。

“龐督軍英明,驗明心黑程度,加強管理,這個辦法太好了。”江浩高聲頌揚道。

“就是就是,有一種東西,可以快速驗明一個人的心是黑的還是紅的。”

老鄭等人都紛紛附和,伍樊的辦法,他們都覺得可行,因為他們自己就照過孽鏡臺。

七銘大陸的修士,也有的去過陰間十殿,比如張督軍年輕的時候就去過一次,聽說過孽鏡臺,雖然沒有想到伍樊其實就是運用孽鏡臺,但覺得這樣做也不是不可以。

“好,各位領隊,都負責將自己帶來的團隊,所有修士的名單,給我們一份,另外,所有軍士都要按名冊進行測試。大家不要有心理負擔,畢竟這是一項測試,本府和張督軍都不會因為測試結果,而對任何人進行懲罰,只是沒有達到要求的,不能加入我們的隊伍,自動離去。”伍樊朗聲道。

“太好了,不能讓壞人得勢!”

“就怕測試不準確。”

“我相信龐督軍,白日昭昭,有的人想渾水摸魚,在龐督軍這裡就行不通,支援,一萬個支援!”

世上畢竟還是好人多,伍樊的決定,得到了山呼海嘯一般的支援。

“大家就地歇一歇,測試一事,我們還要安排一下。”伍樊說罷,和張督軍商量了一下,說要外出一陣,很快回來,張督軍滿口應允。

離開之前,伍樊將兩門鐳射炮,交給程秋芸和林幼蓮二人收起來,叮囑她們一旦遇到大股的噬魂鬼族,可以發射鐳射炮應付。

帶了老鄭等來自陰間第一殿的六人,伍樊回到自己所住的大客艙,解除胎化易形,一念之後,帶他們進入了陰間第一殿。

在陰間第一殿秦廣王的宮殿前現身,伍樊一行徑自去秦廣王的府邸找他。門衛見是伍樊,直接就放了進去。

“伍小友,好久不見,不知是哪陣風將你吹來?”秦廣王一見伍樊,粗獷的嗓音響了起來。

“無事不登三寶殿,我來找秦殿王,是有一事相求。”伍樊開門見山道。

“只要是本殿幫得上的,伍小友儘管說。”秦廣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