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9章:學術研討前瞻

“關於您發表的《靜滯量子》那篇論文,正是因為該論文才讓我決議應邀而來,我真的迫不及待想要與你交流賜教,哦上帝,我最近快瘋了。”卡倫·艾森伯格立馬就開始詢問了,兩手舞弄著肢體語言,外國人的表情動作的確比國人更為誇張一些。

不待葉華回應,卡倫又急忙的一問:“聽說法國數學家多米尼克也被您挖來了,這是真的嗎?”

“對,他三天前已經來了,目下是海岸線大學數學學院院長,也是終身教授。”葉華如是回道,不過心裡卻嘀咕著,早知道發表論文對這些頂尖學者這麼有殺傷力,是不是該考慮一下接著多寫幾篇出來。

當然,這個想想就好,葉華不敢挑戰人類的接受力,而且不吉利,這麼急著丟擲來是趕著去投胎還是怎麼?

“那太好了,到時候一定能夠用上他的數學才華。”卡倫笑哈哈的說道。

其實卡倫的數學水平也不低,實際上搞物理的都是數學家。

數學和物理雖然關係密切,但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還是有區別的。

數學家永遠都是奔著去建立一套邏輯完善的體系當做工具,至於這個工具什麼時候能夠在實際中用到,數學家是不會去管,那是其它學科的事兒,反正工具擺在那兒要用自己去拿。

拿的最多的就是物理學家了,不過具體哪個工具能用上,數學家表示不知道,數學家乾的事情就是建立一個一個工具放哪兒。

搞物理的科學家如果有個理論急需要一個工具,就在裡面找啊找啊找,找了大半天終於找到了,那就開始學,千辛萬苦終於學會了,發現這個工具用不了。

就問氣不氣。

咋整?

就只能繼續找唄,不然還能怎麼辦,搞物理的碰上這種事兒也很絕望的。

不過如果有認識的數學家,和他關係還挺鐵的那種,可以把問題甩給他,幫個忙唄。

數學家就是一幫吃飽了撐著沒事兒乾的主兒,這種事情給他,一般都會接,而且數學家通常頭鐵,要是搞不定基本就和這問題槓上了,有的就死磕一輩子,反正吃飽了撐著沒事兒幹,那就槓上。

這就是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那點事兒。

不得不說的是,能夠把多尼米克挖來坐鎮數學學院、把卡倫·艾森伯格挖來坐鎮物理學學院、把奧倫·德雷克挖來坐鎮生命科學學院,有這三位大咖在海岸線大學的這三大院系一坐,至少這幾個院系立馬就上升到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檔次。

這並非吹捧而是事實,國內很多大學,就算是前列的幾所大學,下轄院系很多都沒有院士級的教授坐鎮,例如復大不到二十位院士。

全世界的大學有多少?成千上萬,但院士級別的大拿們都是袖珍級別,在細分個個分支學科,就更少了。

海岸線大學的教學水平如何,培養的人才如何尚未可知,畢竟,第一屆開學還得等三個月,但是師資陣容的強大已經初見端倪。

即便現在看不到海岸線大學的教學水平,但透過強大的師資陣容也能看出來,不會弱到哪裡去。

葉華親自招待了六位來自美國的外聘教授,物理學家卡倫·艾森伯格是三句不離「靜滯場論」,並且毫不掩飾的表露出最近這段時間被他這篇論文折磨的抓狂,科學家頭鐵起來,那也是一萬座行星發動機向反方向噴都阻礙不回來。

能把一位當代的物理學大神跟逼成這樣,也是罕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