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那麼多警力卻是白費功夫.
“這問題不大,只要邏輯鏈足夠硬,能將後續的推理建立在它之上就沒問題。”
“暫時不管第二部分的線索隱藏在哪。”
“我們針對第一部分隱藏的兇手,進行討論。”
徐嚯大手一揮,將寫在右邊。
也就是第二部分的資訊抹去,看的錢華眼都紅了,極力睜大眼,確保將所有推論都記下。
“現在,先思索有關第一兇手的特性。”
將案情分割成兩部分,一個兇手推論到兩個兇手。
那,眼下針對第一兇手的推論便是.
“兩個問題,首先是第一個。”
“一,他為什麼要和第二兇手合作,由第二兇手殺人?如果和公立學校有關,那對方完全可以在一年半之前將其殺害!”
徐嚯只覺得自己的腦子啃食了薄荷葉,又宛若一個人睡覺睡到自然醒,大腦一片透徹,無比輕鬆。
一個問題,劍指兩個兇手推論的漏洞處!
自己來推翻自己的推論?
李建業思索道:“時間一年半前,沈苗是在半年前死亡。”
“這期間的空白時間,如果真存在一個兇手,完全有足夠的空間下手殺人。”
“從一年半也沒消磨殺人仇恨來看,當時對方肯定是不畏懼法律的。”
“但”
他話沒說話,錢華就接了下去,“他還是等了一年半。”
“直到現在,03年十月24號當天凌晨,對方才對程玉下手!”
“且,即便是下手也是找了第二個兇手下手,非親自索命!”
“這是為什麼?”
對方害怕嗎?
徐嚯覺得是不怕的,歲月都無法摧殘的憤怒不用對此懷疑。
那就是其餘原因。
“什麼原因?”
“能導致一個人,在極端憤怒的情況下,過了一年半也沒復仇,還是找了第二位兇手,讓對方代替自己殺人。”
徐嚯又補充道。
一件事情不親手參與,往往其所承載的情緒是不會得到釋放的。
就像,伱在電腦上玩再多的飆車遊戲,漂移過彎樣樣精通,登臨國服第一。
但,其刺激程度依舊遠不止你在現實的路上飆車飆到兩百邁,甚至是兩百五十邁!
兩者完全不是一種體驗。
又或是你看電視劇的時候,代入感再怎麼強烈,依舊感受不到徹底的爽感,會不上不下的,感覺無比難受。
舉個例子吧。
曾經,在幾千年前,有個老頭被人追殺,追殺者殺死他的家人,嫁禍給他,全家老小隻有他一人逃了出去。
仇恨令他一夜白髮,加入敵國。
後來,對方在敵國聽到殺害自己家人的兇手死亡,是什麼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