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章 出發,目標燕北大學!(萬字章節)

他的論文已經透過了審稿人的稽核。

期刊編輯總計給他找了四位審稿人,其中三位都給出了較高的評價,並給出了可以直接發表的意見。

另外一位審稿人其實評價也是偏正面的,不過提出了幾點疑問。

在喬喻給出回答之後,也選擇了透過。

所以現在論文已經準備排期了。

事實上,一般來說期刊編輯找的審稿人越多,基本上也代表著對稿件並不是那麼放心,又或者稿件創新過高,編輯不好把握。

喬喻大概兩種情況都不是,最主要的還是他屬於學術界的純種新人,畢業論文都搜不到那種,編輯更謹慎些也是正常的。

但結果是好的,無非是時間的確稍微拉得有些長。

一篇不算太長的論文,從國慶一直審到元旦後,都快要放寒假了才審完,這效率的確不能算高。

不過老薛的一番話,又讓喬喻意識到這大概本就是常態。

“……其實你這篇論文審的已經不算慢了,要知道絕大部分審稿人都是給期刊編輯社義務打工,而且有些教授還有些怪癖,接了審稿的任務,明明沒什麼事情也會先丟在一邊。

也不是因為跟投稿人有什麼矛盾,或者故意為難。單純覺得如果審稿很快的,會顯得他手頭上沒什麼專案,太過清閒。總之在審稿這塊什麼稀奇事你以後都有可能碰上,心態放平和就好。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例外。比如你如果寫出一篇能讓全世界數學家都為之瘋狂的論文來,之後大概就沒人會怠慢你的論文了,甚至期刊編輯部會主動求你把最新的論文投給他們。

只是能達到這一步的大數學家珍稀程度大概堪比國寶。不,應該說比華夏的大熊貓還要少。你可能不知道,當年一位英國的大數學家在晚年聲稱解決了黎曼猜想,天知道讓多少數學家瘋狂。

最終結果卻是他在臨終之前跟大家開了一個不那麼好笑的玩笑,他宣佈這個訊息後沒幾個月就去世了。真的,如果他當時不公佈他的證明過程,大概又會成一個如同費馬那般的世紀奇案。”

……

反正那天老薛給他打電話,通知他論文已經透過,期刊那邊已經開始排期的時候,情緒讓喬喻感覺有些奇怪。

總覺得老薛似乎有些過於興奮了,跟他說了一堆亂七八糟的。

好在喬喻感覺這其實也符合他對老薛的刻板印象,雖然看起來挺高冷的一位教授,但聊開了,話其實也挺多的,而且膽子賊大,什麼都敢往外說。

總之在平靜而又激盪的生活中,喬喻迎來了高中的第一個長假,同時也是他高中時期最後一個長假——2024寒假!

雖然學籍依然要在鐵一中保留一個學期,但燕北大學那邊已經透過官方層面跟學校打過了招呼,下學期開始喬喻就要去京城了,很快這也成了全校皆知的訊息。

畢竟這事自有其特殊性。

優等生保送名牌大學這事兒,網上很常見,哪怕是高一就確定保送華清跟燕北,雖然身邊沒有,但總也聽說過誰誰誰家孩子曾有過此種殊榮。

但喬喻這次就跟其他保送生情況不太一樣。

畢竟大學接收保送生,一般都是九月新學期的事情了,還真沒聽說過誰是春季開學就得跑去燕北大學入學的。這多少顯得燕北大學求賢的姿態是真很渴了,像是深怕晚一個學期喬喻會被搶走一樣。

不過對於星鐵一中來說,這無疑是個極好的好訊息,更是對學校堅持素質辦學的肯定,屬於那種絕對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所以學校專門為此事發表了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同時釋出在學校裡。

其實大意就一個:告知全體學生,喬喻的事蹟,然後號召全校所有學生,都要向喬喻同學學習。

眾所周知,其實最先閱讀這類學校推送文章的從來都不是學生,而是那些學生家長們。

鐵路新村又恰好有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在鐵一中讀初中。

於是喬喻這個名字迅速在鐵一中傳開了,哪怕對這些事情再不敏感的家長都聽說了這個名字,然後喬喻順理成章的成了鐵路新村,乃至附近五公里諸多小區父母口中的那個別人家孩子。

這自然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開心,比如夏可可同學。

她大概是最相信喬喻肯定會去華清或者燕北的人,但沒想到的大概就是會這麼快。

於是這個寒假,夏可可變得很黏人。

最具體的表現大概就是三十年夜飯這天了。

其實往年每年到了這天,只要老夏跟劉璐沒值班,也都會主動下來邀請喬喻母子倆一起上樓去吃年夜飯,只是一般情況下,如果這母子倆再三拒絕的話,也不會強求。

當然每次也都是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