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不約而同的在一些問題上忽視了現實,陶醉在自嗨之中,進而影響了整個團隊。
就像每個人都知道炒股必虧,可就是還會去送。
能夠入圍主競賽單元,也助長了他們的這種樂觀情緒,強化了他們的錯誤認知,認為愛情和母愛一樣,也是天下趨同,文化牆並不存在。
《母親》能夠在戛納做到的事,《山楂樹》在柏林又憑什麼不行?
結果呢?
誰也不能說,張一謀在這個版本的山楂樹裡表現出來的個人風格遜色於奉俊昊。
可是,關於愛情的文化隔閡卻在這個時候,宛如一道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降落在了柏林城,把它分成了東西兩半。
讓來自東方的他們,在這些西方人眼裡,成為了某種程度上的異類。
……
聽了老謀子垂頭喪氣的話,陳諾也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只能默默點了點頭。
回到酒店之後,也是接近凌晨1點了,陳諾正準備洗澡,就聽到門鈴響了。
可能在今晚之前,陳諾都未必會開門。
但現在,他從貓眼裡瞅了瞅之後,沒有多想就把門開了,還讓開了身位。
“進來吧。”
劉藝霏換了一件深藍色的冬衛衣,低著頭默默的就走了進來。
不過還是挺不客氣,一屁股就坐在了陳諾的床邊。
陳諾坐在板凳上,看著劉藝霏的樣子,只能安慰道:“放心。柏林不行也沒關係,回去之後還有金馬金雞,還有別的獎。這次你演得絕對沒有問題,別多想。”
劉藝霏沉默著,並沒有搭腔。
陳諾嘆了口氣。
實際上他的心情也不大好。
怎麼好得起來呢?
大家吃著火鍋唱著歌,興高采烈地來到了柏林城,結果是這麼一個結果。
在回來的路上,張一謀都在說,等到去社群影院走個過場,他都準備去巴黎散散心,想想下一部電影的事了。
張導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當然可以無所謂的放下當前的不如意,叫陳諾幫他引薦一下萊昂萊多·迪卡普里奧,想試試能不能請小李子來拍他的下一部電影。
電影劇本都快寫好了,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金陵十三釵》,拍的是南京大屠殺的事情,現在準備找個好萊塢大牌來演裡面的神父,小李子是張導的首選。
同時,回國之後,就要開始全國海選十二個女生。
為什麼是十二個不是十三釵。
是因為張導心目中已經內定了一個。不是別人,正是當初陳諾叫來,跟張導一起看過電影的張小斐。
這女孩看上去眼睛大大,挺有靈性,過年的時候還給他發了拜年簡訊。
張導在回酒店的車上笑呵呵的說著這些有的沒的。
當然,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
無非就是朝前看。
電影拍完一部還有一部,失敗只是暫時的。
只要人還在,就能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