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來到了十月末,拍攝進度非常不錯。
一群燕影西影的精銳劇組成員按部就班的作業。
夏天的工作量最大,每天安排計劃,監督拍攝,溝通各個部門,修改一些小細節……
晚上下班之後,還得看拍好的樣片。
有點像是諸葛亮一樣事必躬親,每個細節都注意到了。
不過他身體比諸葛亮好太多了~
有的時候有夜戲,夏天經常是一忙就是十幾二十個小時。
這段時間,他都很少回家睡覺,都在這四合院裡對付。
畢竟自己從小學戲,雖然沒登過臺,但也算是半個京劇人。
夏天對服化道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苛刻!
就連戲服行頭這些也都是完全的“真貨”!
絕不是後來大多涉及戲曲的影視劇,那種五毛塑膠即視感——透著草臺班子的小家氣。
而就連電影中用的斗篷,是特別定做的。
戲曲是門程式化的藝術,所謂寧穿破,不穿錯。
各個流派,各種扮相,都是不能夠輕易改動的。嚴謹著呢!
戲服都是專門兒找服裝廠的繡工繡出來的。
本來《霸王別姬》和《貴妃醉酒》都是梅派的代表劇目。
但夏天擔心惹來紛爭,得避諱梅家人,所以電影中虞姬的行頭特意改動過,模糊了一些流派特徵。
當時找人做虞姬這身行頭,還被做衣服的老爺子一通批評——“這什麼呀,不梅(派)不程(派)的?!”
……
像是葛尤扮演的袁四爺送程蝶衣的這套頭面,本來劇組找人做了,全水鑽頭面,非常漂亮、亮堂。
但是夏天不滿意,覺得規格不如點翠。
想了想,他道:“我家裡收藏了一套點翠的頭面,正好能用上。等我取來吧!”
這玩意是前兩年收的,不是夏天收的,是米蘭收的。
當時夏天在美國,馬嘟嘟作為中人說有東西。
本來米蘭不管這種事,她對收藏也不感興趣。夏天不在就不收唄。回來再說。
但是她一聽說是舊時候唱戲的旦角的一套頭面,就心動了。
她從小認識夏天,知道夏天是學過戲的。
於是就入手了——米總老大氣了,根本不還價的。馬嘟嘟說是真的,她直接交錢拿走!
你看,用上了!
夏天是不會戴這東西的,留個紀念罷了。
這玩意以後也不會有了,製作點翠要活拔翠鳥毛,太殘忍。禁了!
……
這個月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夏天今年的專輯《1991年的夏天》開始在香江、內陸同時發售了。
這次專輯可是有鄧麗筠參與的,不過沒明說,別挑逗官方神經,只寫的筠姐,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