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泉縣城轉了一圈,葉藝興覺得目前龍泉縣城整個的形勢還不錯,就滿意的回家了。
雖然說,如果崔謹行離開以後,龍泉縣城新任的縣令未見得會按照崔謹行既定的規矩執行。
但是,葉藝興覺得什麼事情都有一個緩緩破冰的過程,只要這堅韌的冰面上出現了裂縫,慢慢的這些堅冰就會逐漸的消融。
而崔謹行在龍泉縣城的作用,就是作為把這堅硬的冰層鑿出裂縫的人。
因為縣試在即,葉藝興回到葉家以後,就開始認真的讀書,寫幾篇臨考前練手的策論。
在讀書之餘,葉藝興一有時間,就和柳葉在一起品茶聊天,過了兩天悠閒自在的讀書時光。
這對葉藝興來講,也是難有的清閒。
柳葉這兩天,天天和藝興在一起,心情也很好。
他們兩個人在一起聊得來,又各自有各自的看法和觀點,就一些問題彼此交流,可以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真是有知己的感覺。
柳葉來自於現代,很多觀點不同於慶國現在常規的想法,常讓葉藝興覺得耳目一新。
葉藝興有著20年仕途的經驗,又做過慶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尚書令,對於人生的感悟可以說比柳葉深刻多了,這也讓柳葉受益匪淺。
柳葉甚至想著,如果葉藝興能夠不再走仕途,兩個人就這樣過簡單的讀書人的生活,也是很好的。
不過,柳葉沒有提出這樣的想法。
因為柳葉還是挺了解葉藝興的。
在一心復仇的葉藝興看來,讓他放棄仕途是不可能的。
因為葉藝興已經隱晦的向柳葉提到過,他的仇家背景十分的強大。
如果葉藝興放棄仕途,不止葉藝興自己要有危險,更可能禍及柳葉。
這也是,葉藝興為什麼一直堅持要走仕途的原因。
葉藝興認為,只有掌握到了極大的權力,才能保證他們兩個人的安全。
所以,在這樣一個局勢面前,柳葉覺得,自己單方面提出讓葉藝興放棄仕途,也是不現實的想法。
這時。柳葉就想起了一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心人物難二三。
在慶國,柳葉遇見了一個她最可心的人物,那就是葉藝興。
她不能只接受葉藝興的好,而拒絕葉藝興帶來的危險。
這是兩面一體的事情,柳葉要想接受葉藝興,就必須接受完整的他,不然這對葉藝興也是不公平的。
兩個人這樣詩酒趁年華、歲月靜好的日子,過了兩天,就到了縣試的時刻。
這一天,柳葉難得的特意起了個大早,去送葉藝興參加縣試。
不知為什麼,可能柳葉這副身體太嬌弱了。
本來在現代,很自律的柳葉可以天天早起,到了慶國以後,卻是一天天起得晚了下來,常常要早上睡個回籠覺,才會起來。
要不然,柳葉就會覺得身體,不是特別舒服。
對於柳葉早上睡懶覺這件事,葉藝興還是挺支援的。他總是提醒葉家的人,不要打擾柳葉,以免影響柳葉早上的睡眠。
因為葉藝興一向覺得,柳葉的身體還是太嬌弱了。
他也不指望著柳葉,去做什麼建功立業的事情,他只要柳葉身體健康,開開心心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