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一章 喜與怒

時光飛逝,一轉眼,1976年的春天悄然而至。

這一年,發生了許多大事,上面的太遠暫且不提,單單李傑周圍就發生了很多變化。

郝冬梅的父母平反了。

雖然組織上暫時還沒有恢復她父母的職務,但帽子一摘,比什麼都好。

父母平反後,郝冬梅身上的標籤自然也跟著換了,往後誰也不會瞧不起她的出生。

其實,這麼多年過去,郝冬梅已經不是很在乎頭上的帽子,好與不好,該過的日子還是要過得。

父母平反這事,除了不用再擔心父母之外,最讓她開心的,莫過於兒子的上學問題。

轉眼間,她和周秉義的孩子已經五歲了,也到了上學的年紀。

郝冬梅一直擔心一件事,她害怕自己的出身影響到孩子,畢竟,孩子們可不懂那些大人世界的那些事情。

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他們就會把它當真。

孩子小時候,可沒少受其他孩子的欺負,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她出身不好。

現在好了,父母平反,她也跟著擺脫了黑五類的身份。

往後,她的兒子再也不用遭受那些異樣的目光。

至於,父母會不會恢復原來的職務,反而不是郝冬梅關心的重點。

高幹子弟,固然風光無限,但也是風險無限。

經歷了這麼多事,如果可以選的話,郝冬梅更願意選擇一個普普通通的出身。

那樣,對秉義也好,對孩子也好。

這些年來,郝冬梅心底始終是藏著愧疚的,因為她的緣故,周秉義的職位幾乎再也沒有動過。

事情,他做,獎勵,也沒少拿,可卻是與升職無緣。

沒法升職的原因,郝冬梅知道,周秉義也知道,但他們誰也沒有提這件事。

因為這事是一道疤,一道誰也不願意提起的傷痕。

收到父母平反的信件,郝冬梅和周秉義都高興壞了,他們第一時間寫信,將這件喜事告訴了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

很快,周家就收到了這個好訊息。

可是這封信來的有點不太趕巧。

“秉昆,你是怎麼想的?”

此刻,周家的氛圍很是嚴肅,李素華、周蓉、蔡曉光、鄭娟全都齊聚一堂。

他們聚到一起,不是因為提前得知周秉義回來信,而是因為另外一件事。

李傑又一次拒絕了上大學的機會。

現在的大學生還沒到後世大學生氾濫的地步,如今的大學生,含金量十足。

數遍光字片周邊,上千戶人家裡也沒有一個大學生。

一個都沒有!

從前,周秉義和周蓉讀書時成績特別好,周父周母一直期盼著大兒子和女兒能考上大學。

後來的事讓所有人都沒料到。

不僅學校停課,連大學也停止了招生,直到前幾年,大學才恢復招生。

可現在上大學和以前不一樣了,不是考試就能上的,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一個條件都不能少。

周家的關係網中,大概只有蔡曉光滿足這些條件。

蔡曉光也想去上大學,但他爸卻不允許。

兩年前,因為知青再就業的政策做得足夠好,蔡曉光父親的仕途更進一步。

蔡光華現在除了是商業廳一把手之外,還兼了高官的職務,分管商務的高官。

準確來說,蔡光華的正職是高官,兼職才是商業廳一把手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