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浙大雙子星

朱永平也沒有強求,易地而處,跟著別人家長一塊吃飯,肯定不如同齡人單聚。

這幾年,他的生意做得不錯,兜裡有錢。

朱朝陽上大學,他一個月給他5000塊的生活費,其實,給的更多,也不是不行。

但突然給了一大筆錢,他擔心朱朝陽學壞。

5000塊,不多不少,正正好。

反正花完了,再要便是。

朱永平在學習方面給不了兒子太多的指點,畢竟,他比較‘笨’,高中輟學。

但在金錢方面,他能給的,都會給。

接著。

朱永平夫婦跟著張慶亞一起,幫朱朝陽安頓了下來,在辦理報到的間隙,朱永平驚訝的發現,兒子這個師哥,好像挺有名的?

走到哪,都有人認識。

等張慶亞離開之後,朱永平才從兒子口中得知了原委。

原來張慶亞也是一顆學術明星。

不愧是張教授的徒弟。

名師出高徒啊!

年紀輕輕就能在國外核心期刊發論文,像朱永平那個年代的人,多少有點崇洋媚外。

這不是個例。

而是時代造就的。

所以,一聽是海外闖出名堂,那就是厲害。

這一天,朱朝陽又享受了一次一家人團聚的時光,雖然隔天爸媽就要走,但他不貪心。

一年有個幾次,那就夠了。

次日。

送別父母,朱朝陽正式成為一名大學生,其實,他在數學系也挺有名的。

IMO滿分金牌,張慶亞親自辦理入學手續,可以預見,他多半是奔著張教授研究生去的。

甚至可能保研。

就像魏東奕一樣。

剛剛大三,魏東奕就提前鎖定了一個保研名額。

雖然這事沒公佈,但基本已經確定。

沒看到人家已經混進了張教授的研究生團隊了嘛。

這待遇,不保研,也能考上。

軍訓結束,大一新生正式開始上課,然後,數院的新生就發現一件事。

天才之間,亦有差距。

這一屆大一新生不止朱朝陽一個IMO滿分金牌,但金牌跟金牌之間,也不一樣。

有的人考100分,只是因為滿分只有100。

一個學期過去,這種差距表現的愈發明顯。

他們還在按部就班,頂多超前一點,人家朱朝陽已經自學完大二上學期的內容。

進度足足提高了一年。

慢慢地,數院內部開始傳出了‘雙子星’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