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羲高興地接了印。
她兩世裡都沒有想過自己居然有一日會掌軍,這對她來說可真是個新的挑戰,看來有了這支軍隊,餘生她並不會再嫌沒事可幹了!
而且這可是她大秦的父老鄉親啊!她怎麼可能會不慎重為之?
他們這裡有了營地,蕭淮也就趕緊安排人下去給他們建起營房來。
如今在京的不過三千餘人,而這八萬人必然得集合一處的,就算是要分開,也得等到齊之後再統籌分配。
於是號令傳下去之後,營房就必須趕在大軍到達之前建起來。
好在五軍都督府能人多,把意思表達明白,自然就有人負責實施了。
秦軍的事情已經搞掂,七夕這日,蕭淮就帶回來了吉日已經選定的訊息。
王府裡三個男人目光裡都充滿了灼人的輝亮,曾經憂心了這麼久的局面,終於要定下來了。
“七月十二,王爺承繼大統。”
五天的時間實在是快得很,哪怕是大多數事情都已經準備妥當,但總還是有些瑣事需得臨時處理。
自初八起在五軍都督府便已下令五軍各營嚴守營防,中軍都督府就近調來十萬人馬在京師城外三十里地的位置開始佈防。
擔任元帥的是威遠侯與世子靳宵以及武寧伯。
初九日鄭繡與李睿遷出慈寧宮與乾清宮,暫居在東路景仁宮。
武寧伯世子杜嘉,陳國公與世子,以及平南侯父子分別率軍把守各大城門。
初十日午時正燕王先在文武百官迎接下乘輦進宮,入駐養心殿。
十一日,百官又率儀仗迎接蕭淮沈羲入駐鍾粹宮。
十二日子時,宮城內燈火通明,李睿宣讀退位詔書,然後拜請新帝上位。
……無數道程式,無以言說的莊重肅穆。
即日起頒佈國號“殷”,年號“承元”。
封太子和太子妃。
這是毫無疑問的了。
之後是重新改授昔年伴隨皇帝浴血奮戰的一干將領。
威遠侯改封定國公,武寧伯改封裕國公,共封四公四侯六伯,另有各級將軍,以及太師太傅等官位。
因為這些早就已經擬定,所以宣旨時新的朝堂幾乎已經成熟。
賀蘭諄被封為靖南王,霍究則封為了汝陽王。
但皇帝卻沒有打算讓他們二人安享著郡王爵位坐吃等死的意思。
同時任命賀蘭諄擔任禮部侍郎,兼都察院御史,霍究則任親軍十二衛總指揮使……果然霍究變得更忙了。
原來的親軍總指軍使梁修帶著原來的親軍十二衛歸入五軍都督府,梁修改封肅寧侯,同授左翼前鋒營統領,雖是降了爵,但實職卻並不低。
而蘇言則授詹事府少詹事一職,授正三品一等侍衛,負責協管東宮事務。
而廢帝李睿,特封平陽君,享親王俸餉。建府京師。廢太后鄭繡隨居府邸。
聖旨宣讀完之後,賀蘭霍究他們這幹人便就同去了東宮吃茶。
在殿門外看到李睿,賀蘭折步走過來,也領著他一道進了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