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u1662291";id="u1749449";id="u1749455";
張坤一臉木然的走出派出所,他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知道的資訊。
“三十年前,不說那時候沒有電腦,就算是文字檔案都不算齊全,國家人口普查雖然進行了兩次,但那時也正好是‘十年浩劫’之後,國家動亂,很多事物都處於一片混亂狀態,一些資料丟失也屬於正常。”
“再加上後面三十年,改革發展,白沙塘也經歷多次分割,合併,劃區改造,一些檔案缺失現象比較嚴重,也就是近十多年,才慢慢穩定下來。”
“三十年,滄海桑田,足以改變很多,不管是人還是事。所以,你這個忙我幫不上,你再去想想其他辦法吧!”
張坤一臉木然,旁邊的彭藝博也略帶黯然,不過他並沒有說什麼,很多年前他也就這條線索來找過,不過得到了同樣的答案。
所以他雖然很失望,但是這個結果卻也在他預料之中。
張坤在派出所門外沉默的站著,過了一會,邁步離開。
他按照彭藝博的指路找到了陶雅以前的住所。
在張坤面前的是一排排六七層的小樓,大馬路上車流不息,兩邊人行道人流如織,臨街鋪面霓虹燈閃耀。
而在三十年前,這裡僅僅是一排排小小的民房,大多一兩層樓。而門口的馬路也只能說是比鄉間小路強點,只不過綠樹茵茵要比現在好的多。
變了,三十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太多。
在彭藝博的記憶裡,原本屬於陶雅的家,此時已經是一棟八層高的小樓。
人非物也非。
張坤輕嘆一口氣,然後深呼吸,臉上露出一絲笑臉。
就從這裡開始吧。
“大爺,請問您知道以前有一個住在這裡叫陶雅的嗎?”
“大媽您好,請問你知道這裡以前這裡有一個叫陶雅的嗎?大概三十年前,後來搬走的那個。”
“不知道!”
“沒聽說過。”
“我最近才搬過來的。”
“沒看我忙嗎,不知道不知道!”
“陶雅啊,有點耳熟,不過,想不起來。”
“陶什麼?你說大點聲,我聽不見……!”
……
張坤走走停停,以彭藝博說的,陶雅舊居為中心,開始慢慢詢問之路。
他問的物件基本都是一些年老的,大爺大媽之類,三十年前,能親身經歷過那些的,現在大概也都這個年紀了。至於三四十歲的,就算以前是住在這的,可當年還年幼,能記得這些的估計也不多。
一路走來,兩個多小時,張坤真正瞭解了時間的威力。
三十年後的今天,他問過不下兩百人,但能說是一直住在這裡的,不到二十人。
而其中認得並還記得陶雅的,只有兩個。
“陶雅啊,我記得,小時候還經常一起玩呢,常欺負我。不過她什麼時候搬走的我還真不記得了,去哪我就更不知道了。”
“陶雅?讓我想想,哦,對了,陶宏偉的女兒吧,那小姑娘,小時候特調皮。嗯?你是他們遠方親戚?他們好像搬走有二三十年了。搬到哪去了?我也不知道。”
這一路,張坤除了發出去大量名片之外,收穫的就只有不斷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