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求紅票!)
蘇庭瞻喜著紅甲,烈陽一般,在護衛的簇擁下,沿著運鹽河南岸進出。
林縛站在戍臺眺望,指著穿著紅甲的蘇庭瞻,跟周普說道:“那人應是屠夫秀才蘇庭瞻,是奢飛熊在東海最為依重的一人,想不到奢飛熊留他主持北線……”
“讓他縮回鶴城軍塞,怕是很難猝然間將鶴城奪回,要不要派人去攔截?”
“怕是來不及,”林縛搖了搖頭,說道,“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能將程益群、舒慶秋部殲滅大半,就算完成任務,也稍解我西沙島兩千軍民被屠之恨。”
戍臺距鶴城軍塞只有五里餘地,寇兵的河灘陣地距鶴城司更近,蘇庭瞻身邊還有數十護衛相隨,沒那麼容易堵截。這一戰的目標不是鶴城軍塞,林縛不奢望能一步到底,將入侵鶴城的寇兵一舉擊潰。
“敵船上的寇兵隨時能增援河灘陣地,側翼堅固,我軍只能從正面強攻之,艱難卓絕,傷亡不會小,你陪我下去督戰,要贏得勝利,士氣不能弱了。”林縛說道,不再留戍臺上觀望形勢走到士卒中去。
鶴城西戍臺不大,容不下太多的駐軍,集結於鶴城西戍臺的大軍圍戍臺結營。江東左軍在崇州是內戰作戰,獲得物資要比寇兵便利得多,再說戍臺營壘也有物資積存,雖說也是在一天一夜之間倉促將營壘擴大倍餘,卻要比寇兵在河灘陣形所築的牆壘堅固得多。
在戍臺與南營壘東側是出發陣地,崇州步營剛換下來休整,鳳離步營頂上,寧則臣在那裡組織第三波攻勢。除鳳離步營外,此間尚有收攏過來的潰兵近五百人及士氣不弱的民勇六百餘人,寧則臣從他們當中組織一拔人牽制寇兵西翼,防止寇兵從西翼陣形突擊,威脅其直接攻擊河灘陣地的武卒陣列。
林縛下戍臺來,正準備上陣殺敵計程車卒都神情振奮,完全無畏從正面強攻敵陣的艱難,甚至前兩拔給打退計程車卒對沒有一鼓作氣攻下陣地都心感愧疚,低頭不敢迎視林縛的檢視。
“這夥寇兵的骨頭很硬,很難啃——要是敵人都是容易欺負的軟面蛋,也體現不出江東左軍的戰力來!我一直在看著你們進攻再進攻,你們打得很好。暫時的退卻不算什麼,我們將拳頭揮出去,沒有一下子將敵人打倒,將拳手收回來,是為了讓下一步出擊更有力、更兇狠。你們沒有什麼好慚愧,你們都是江東左軍的好男兒,挺起胸膛來……”林縛走到前兩撥給擊退計程車卒面前,鼓舞他們計程車氣,不讓一時的挫折影響他們計程車氣。
“這夥寇兵是我們崇城步營的,我要求讓我們繼續殺上去,鳳離營的兄弟們剛剛過來,走了一夜的路,還沒有休息好,不能讓他們辛苦了!”崇州步營的一個都卒長站起來主動請戰,不想給替換下來,看著鳳離步營去衝擊敵陣,他們給打退了兩次,要是給鳳離步營衝陣成功,以後豈不是在鳳離營的兄弟們面前都要低一頭?
“馬三娃,我記得你,作戰很勇敢,是個好兵。聽說你給老孃強逼著娶了個寡婦,委屈得直叫,躲著軍營不回去。寡婦有什麼不好的?模樣長得俊,能生娃,能暖被窩,會貼心人,你在前方作戰,她幫你家理得順順當當的,不用你操一分心,有什麼不好?”林縛笑看著走到前面的這個都卒長,說起家常來,惹得邊上人跟著笑,說道,“至於作戰啊,人有兩個拳頭,打架也要輪流揮出去,也能更有效的打擊敵人——所以現在是輪到你們休息了,休息夠了,還要你們再頂上去,今天的仗,有的你們打哩!”
鼓舞過這邊,林縛又去將出發攻敵的鳳離營士卒打氣,他不奢望從正面攻破敵陣,所以輪流派將卒頂上,維持對河灘敵陣的攻勢,又可能避免出現太大的傷亡。
接著又去鼓舞民勇及鶴城潰兵計程車氣,為了充分將兵力用足,又避免形成疲軍,林縛用民勇及給王成服收攏過來的鶴城潰兵輔助正面強攻之甲卒來牽制敵陣側翼。
鹽鐵司所轄鹽丁雖說荒於戰訓,但由於平時錢餉不缺,故而士氣尚可。
對於最低層計程車卒來說,質地純樸,有著“吃皇糧守疆土”的單純心思,要不是官吏、將領貪生怕死棄城先逃,東海寇想攻下鶴城軍塞,絕不會那麼簡單——這也是自古以來一支孱弱軍隊只要解決軍官團及糧餉的問題之後通常都能脫胎換骨的主要原因。
王成服收攏潰兵過來,約有五百人,林縛擅權將幾個校尉級的營官緝拿起來送去崇州關押,待日後治罪,但使八名都卒長留下來戴罪立功,作為輔兵參與戰事,主要用來牽制敵陣的側翼。
這些潰兵是給強制收攏的,收攏過程中,甚至還起了衝突,士氣之差可以想象,也是強迫著上陣牽制敵陣側翼。這些潰兵給混編入民勇之中,起初打得畏畏縮縮,但是江東左軍在正面的強攻有著極強的表率作用,民勇雖然欠缺訓練,但是敢戰之武勇,甚至不弱江東左軍的甲卒,更是刺激到混同作戰的鶴城潰兵,兩番下來,也使他們認識到牽制敵陣側翼並不太危險,到這次時,組織起來的混入民勇裡的潰兵便有了些模樣。
王成服在大洋山島看過江東左軍作戰,那純粹是精銳雄師強攻奪塞,即使指揮作戰也是下面的將領主持,王成服沒看到林縛有直接展示其軍事才華的機會,此時倒略有些感觸:一個成功的將帥,最主要的還是要有能夠成功讓士卒心甘情願為之出生入死的人格魅力,毋庸置疑,林縛便有這樣的特質,這是其他再優秀的將帥都無法取代他在江東左軍的地位的根本原因。
************
蘇庭瞻離開後,程益群猶擔心河灘陣地的安危。
不能在河灘立足,則無法實現將江東左軍北線主力牽制在鶴城西戍臺的目標,程益群帶著兩百親衛上岸加強河灘陣地的防衛,他就親自站在河堤的高處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