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明亦嘆了口氣。
今年五月與邵勳交手過一次,為蝗災所阻,匆匆結束。
可以說,這是一次不成功的軍事行動。
戰後總結時,大胡卻連聲安慰眾人,說他已經找到了擊敗邵賊的方法。
眾人來了興趣。
大胡將他琢磨的辦法說出來後,眾人神色大振,你一言我一語,不斷完善細節。
今日一試,果然有用!
所以他迫切希望大胡趕緊過來,把那兩萬騎都帶上。
有三萬騎兵在手,哪怕只是一人單馬、沒甚甲具的輕騎兵,只要運用合理的戰術,一定能讓邵勳吃個大虧。
但現實問題也擺在面前:糧食夠嗎?
“夏天來,有蝗災。冬天來,又缺糧。邵賊運氣就這麼好?”逯明越想越氣,拔出腰刀,重重斬在一叢灌木上。
“這就是命。”桃豹笑了笑,道:“好不容易抓住邵賊了,但咱們卻耗不過他,唉。不過沒關係,明年再來。好好設個套,把邵賊支到百十里外,然後慢慢往回爬吧。”
“哈哈。”見桃豹說得有趣,逯明的心情也好了起來。
用兵之道,就在於揚長避短,避實就虛。
邵賊的銀槍軍、府兵能打,我不和你打就是了。
你總有弱點,總有遮護不到的地方,我們盯著這些地方打就是了。
“今日就算了。明日我去,再誘一誘他的騎軍。”桃豹說道:“邵賊養騎兵不易,能多耗掉一個都是好的。如果能全部耗光,明年就好打了,說不定有機會讓邵賊忙中出錯,殲滅他的銀槍軍。”
“銀槍軍啊……”逯明有些呻吟:“這些人在漫天喊殺聲中都能倒頭就睡,最長的當了六七年兵了吧?想殲滅他們,不知道要付出什麼代價。”
“慢慢來嘛。”桃豹笑道:“明日先試一試。”
“也對。”逯明點頭道。
接下來的幾天,對雙方而言都很奇怪。
石超自陳留南下,進入陽夏地界。
他帶了萬餘步卒、一千騎軍,將陽夏縣城團團圍困了起來,因為他聽說城裡聚集了不少所謂的“屯田營”。
戰鬥持續了四五日,始終沒能克復。
邵勳率部離開新鄭,依靠車輛庇護,向東前往尉氏。
逯明、桃豹等人統率的騎軍就像蒼蠅一樣,死死跟在後面,反覆襲擾,不斷阻滯。
他們甚至還提前派人在前方挖路,破壞橋樑,總之想盡一切辦法給你製造障礙。
第一天行軍,大部隊只走了十里。
第二天,十三里。
第三天,十七里。
三天下來,邵勳心中有所明悟:匈奴人也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不斷改進,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