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六章 戰爭季(上)

清晨,庾琛來到了冰井臺。

一番詢問之後,得知陳公住在銅雀臺,於是又往回走。

下到銅爵園內之後,他停了一下,因為看到了盧志。

“盧長史。”庾琛行禮。

“庾校尉。”盧志回禮。

盧志原本是侍中,現在又兼了車騎將軍幕府右長史之職——原平東將軍幕府只有一個長史,改組為車騎將軍幕府後,置左右長史,裴康為主,盧志為輔。

庾琛還是司隸校尉,朝官,並未在幕府兼職。

現在的大河以北,基本上是由庾琛、盧志兩個人主導。

庾琛雖然是邵勳的老丈人,但在河北根基淺薄,只侷限於黃河北岸那一小片地方。所以,邵勳把魏、汲、頓丘三郡交給他打理。

盧志本身就是河北人,出身名門,又在司馬穎幕府任職多年,根基深厚,妻子乃清河崔氏女,在河北可謂呼風喚雨,因此接手了清河、樂陵、渤海、平原、鉅鹿、趙、博陵七郡國的事務。

廣平、陽平、安平三郡則由兩人會同辦理。

庾琛的主要任務其實是收攏流民、安置百姓、清查戶口、丈量田畝,說實話都是得罪人的事情,同時也是夯實根基的事情。

汲、魏、頓丘三郡計程車族豪強勢力已經衰弱到了相當程度。

地處戰爭前線,反覆拉鋸,地頭蛇們或死或走,損失慘重。石勒控制之後,又清理出了相當一部分農地、草場,劃為官田,並在魏郡大量“均田地”,給跟隨他多年的軍士分地分宅。

石勒敗退之後,庾琛接手,利用他在汲郡為官多年的影響力,在石勒原有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鞏固,甚至清理了部分在戰爭期間與匈奴勾勾搭搭計程車人豪強,罰沒其莊客、田地,將這些人變成自耕農,編纂戶口。

盧志的任務就截然不同了。

他以招降納叛為主,不動當地豪族的利益,甚至多有安撫,給官給地位。只要你投靠過來,一切好商量。

這是他擅長的,也是最能發揮他優勢的地方。他做得很不錯,讓浮動的人心慢慢穩定了下來。

從兩人分工就可以看出,庾琛是為邵勳經營基本盤,盧志則在為他拉攏附庸勢力。

是的,魏、汲、頓丘三郡是被當做核心基本盤來經營了,與河對岸的濮陽以及豫西的洛南諸縣、襄城、汝南、新蔡、南頓、陳、梁是一樣的性質——當然,性質一樣,但穩固程度不一樣,畢竟這是河北。

廣平、陽平、安平三地則介於基本盤、附庸勢力之間。

石勒在廣平分過地,自耕農數量頗為可觀。

陽平地處南北拉鋸處,但拉鋸得不夠厲害。

安平則是劉漢冀州刺史駐地,來了許多胡人,豪族與胡族並存,形勢複雜。

簡單來說,這三個郡國的地方豪族元氣大傷,但還有相當的力量,形勢又比較複雜,故庾、盧二人協同辦理,最終目標是削弱豪族勢力,將胡人編戶齊民,嚴加管束,慢慢變成基本盤。

多年來,邵勳就是這麼一個思路,且持之以恆到現在。

他就是要打造足夠多的自耕農,經營強大的基本盤。

他把世家分為三個階段:魏晉“完全體”世家、南北朝後期的軍功世家以及隋唐的官僚世家。

官僚世家是最終目標,不一定能實現,但如果能走到這一步,這輩子值了——完全消滅世家是不可能的。

軍功世家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他們的土地、部曲數量以及影響力,都遠遠不如魏晉世家。

說白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他是瞄著世家的經濟基礎去的,即土地和人口。

動不動拉出幾千上萬兵,嚇不嚇人啊?地方上到底誰說了算?

庾琛、盧志二人見完禮後,表面上一團和氣,往銅雀臺而去。

“聽聞子道前往渤海籌糧,怎麼就回來了?”行走之間,庾琛問道。

“渤海諸族已出糧二十萬斛,正往南皮輸送。”盧志說道:“平原華氏一家便願出二十萬斛,但陽平太守之職始終未能落實,老夫回鄴城,便是為了此事。”

“原來如此。”庾琛點頭道:“華氏乃名門,陳公又曾許諾過,陽平太守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