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

“督護何必嗟嘆?”城門內又駛出了連綿不絕的糧車,眼見得一時不能進城,張輿便多說了幾句:“若王公還在幽州,你覺得百姓會好過嗎?蝗災、旱災、水災之時,王公賑濟過百姓嗎?說句難聽的話,若王公愛護百姓,勉力賑濟,會有那麼多人投奔慕容鮮卑嗎?”

這句話問到點子上了。

王浚不但不管跑來幽州躲避戰亂的冀州百姓的死活,幽州本地百姓的死活他也不在乎啊。十年間白白給慕容鮮卑送了幾十萬人,這些人口現在都被慕容氏安置在他們的地盤上,且耕且牧,為其提供資糧。

早晚有一天,實力大增的慕容鮮卑會忍不住進據幽州,屆時何人抵擋?

孫緯沉默不語,目光茫然地看著城門。

兵馬仍在出城。

步卒、輜重營之後,還有臨時徵發的薊城百姓,個個哭哭啼啼,遠遠相送。

這些百姓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充當轉運糧草器械的役徒。

徵丁都徵到薊城百姓頭上了,看來這次是動真格的。

但他們屢次敗於石勒之手,真能打勝仗嗎?

現在的幽州兵,已經不是以前的幽州勁旅了啊。

過兵一直過到了傍晚時分,搶在城門關閉前,張輿將孫緯押到了幕府,派人看管了起來。

******

其實,當孫緯看到薊城兵馬南下時,屯駐於易水北岸的數千兵已經過橋南行了。

領兵之人名叫孫播。

巧了,和孫緯是同族,都出身新城孫氏——新城縣漢時隸涿郡,晉時為北新城,屬高陽國,在易水南岸。

孫氏祖上是後漢宦官孫程,因功與其他常侍、黃門十九人共封侯,食萬戶。

孫程死後,弟弟孫美、養子孫壽分其爵位、食邑。

百餘年後,孫家已經在北新城紮根,成了地方上一個介於寒素、豪強之間的家族,職業從宦官變成了兵家子。

幽州變天、孫緯“造反”後,北新城孫氏立刻與其切割,就連同在幽州幕府為官的孫播都給棗嵩、朱碩、遊統等人上書表忠心。

前些時日,孫播更是孤身入薊城,獲得了遊統的信任,仍令其統率易水大營的六千步騎。

柳安之抵達薊城後,孫播奉命率軍南下,先至北新城。

此城在上半年插著劉漢旗幟,中間換成了晉,前陣子又換成了漢。

孫播大軍抵達後,麻利地再把晉旗從倉庫內取出換上,漢旗收入倉庫存放……

孫播沒在此停留多久,隨後便往西南方向疾進,直趨蒲陰。

比孫播晚兩天,十三日,祖應率三千部曲,以及臨時收攏的數千孫緯部降兵,以兩千烏桓騎兵為先鋒,自遒縣(今淶水)出發,一天後抵達了易縣。

這個時候,劉曜還在收攏兵力,準備退卻。

十五日夜,祖應大軍抵達中山國北平縣(今滿城北),先鋒騎兵走得更遠,已抵達唐縣一帶。若非需要等待補給的話,他們還可以繼續前進。

唐縣上下是懵逼的。

前幾日不是形勢一片大好嗎?中山王率軍追擊賊將金正,氣勢如虹,怎麼一眨眼來了這麼多幽州兵?

要怪只能怪他們訊息不夠靈通吧。

幽州兵變半個月了,居然還不知道北邊的鄰居那裡發生了什麼,這能怪誰?

唐縣大門緊閉,全城上下戰戰兢兢,打定主意裝死了。

世道變化得太快,他們也不敢輕易下注,先等等再說吧。

十七日,獲得了部分補給的烏桓騎兵繼續前進,先南行至望都西北,擊潰了一支運糧隊,殺千餘人。

十八日傍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佔新市縣(今新樂附近)。

這是開戰以來晉軍從未涉及過的區域,幽州騎兵的抵達,極大震撼了匈奴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