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三章 舊地重遊

“這兩年王彌力不從心了。”提到此事邵慎來了勁頭,只聽他說道:“前些年,雖然不服氣,但我也不得不承認,王彌確實能打,屢次打到河谷口。侄站在金門塢上,都能聽見喊殺聲。這兩年,他連丟新安、白超二城,死者萬餘人都是跟隨他轉戰多年的青州、豫州、司州老賊,現在換成忠武軍主攻了。再給兩年時間,我一定能直插硤石堡一線,走出這片群山。”

“硤石堡是禁軍的事,你側翼佯攻就行。”邵勳說道:“當年聞風而潰,讓匈奴輕鬆佔領。那會怎麼丟的地,現在流血流淚也要給我一一奪回來。”

禁軍連攻新安城、白超塢,死傷可謂慘重。

現在要籌備攻硤石堡了,這是他們的宿命,也是為當年不理智的潰逃還債,逃不過的。

在大量填充流民之後,禁軍又恢復到兩萬人出頭。

你別說,縱然這兩年傷亡極其慘重,不少營伍打得就剩點種子,縱然邵勳不斷抽血,把立下戰功的禁軍將士調走,充當府兵,這支名義上屬於大晉朝的部隊仍然有了相當的進步。

簡而言之,即便大量整補新人,禁軍各部也不再是那副鬆鬆垮垮的樣子了。進步是全方位的,士氣、軍紀、戰鬥力、戰術打法、各部配合、戰陣經驗等等,都有了或多或少的進步。

說難聽點,實力甚至略略超出大侄子的忠武軍一線。

“今年去了幾趟新安縣?”邵勳又問道。

“七八趟總有的,八月底剛回來。”邵慎說道:“新安本殘存百姓三百餘家,今年一口氣安置了兩千戶流民,其中還有不少金谷園的匈奴人。白超塢也安置了一千六七百戶,事情太多了。不如打仗爽利。”

“撫民是比打仗難,但你不能光會打仗。”邵勳語重心長地說道:“我邵家出身太差了,宗族之中沒幾個堪用的人才,你要努力。”

邵氏宗族之中,大侄子邵慎是虎威將軍,坐鎮宜陽,領宜陽、新安等縣,武學生管理的雲中、金門、檀山、甘城、白超五大塢堡也聽其號令,其帳下甚至有軍隊番號:忠武軍。

弟弟邵璠任大將軍府刺奸都督,手底下有幾百人,主要職責是打探訊息、抓捕細作乃至監視降人。

另有從兄弟邵光,原在堵陽任屯田軍校尉,現在是大將軍府督護。前幾日,邵勳讓他兼領梁令,把梁縣、廣成澤這一攤子事給管起來。

還有族侄邵傑,關係就更遠一些了,今年二十多歲,屬於梁縣武學的大齡插班生,前陣子被派往鄴城,擔任縣尉。

其他就沒有了,至少老一輩以及和邵勳同輩的族人都不行,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了。

邵勳崛起之後,宗親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很多人搬到了梁縣、陳縣、許昌、汴梁四地居住,他們的孩子開始接受教育了,看看有沒有那個運氣,出點人才吧。

“二叔,我省得的。”因為裴氏、司馬氏在場,邵慎只含糊說了句。

邵勳很是欣慰,大侄子領會了自己的意思。

這麼薄弱的宗室,還多是無能之輩,將來會不會重演司馬代曹之事?很難說,但大侄子有這份警惕之心了。

“明年若錢糧寬裕——”邵勳想了想,道:“就給忠武軍一千員額,月領糧賜三斛,年給布四匹,養起來,好生操練。”

邵慎大喜。

他固然可以支配宜陽等縣及五大塢堡的錢糧,但養募兵這種事還是很敏感的。二叔不點頭,他不敢做。

******

邵勳當晚就住在雲中塢。

入塢堡之時,發現這裡的人已經換了大半。

最初其實以幷州流民居多,後來慢慢加入其它地方的人。

到了這會,有的人家奉命搬走,分地置宅,成為民戶了;

有的人家男人戰死,女人帶著小孩改嫁了;

有的當了募兵,舉家去了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