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八章 到中樞來

又是一年的臘八。

邵勳晾了盧志幾日,終於在這一天邀他至新落成的凌波殿吃赤豆粥。

赤豆是邵母在預留給明德殿的荒地上種的,殿中曹的侍衛、奴婢們幫忙,總共收了六百多斤。

母親劉氏喜滋滋地說,搶在兒子毀壞良田之前收了點糧食果蔬,也是沒誰了。

邵勳安排的吃飯地點在湖畔的一個磚石修砌的院落內。

盧志早早來到,心事重重的他乾脆在湖邊觀賞景色。

其實也沒什麼好觀賞的。大冬天的,多是枯枝敗葉,蕭蕭瑟瑟,有什麼可看的呢?

但這般蕭瑟的景象,卻無比契合盧志的心境,讓他感懷不已。

“子道。”不遠處傳來了爽朗的聲音。

盧志回頭一看,卻是邵勳在侍衛的簇擁下,抵達了此地,他連忙上前行禮。

邵勳抬頭看了下鉛灰色的陰雲,以及隱隱落下的雪粒子,道:“要下雪了。”

“是啊,要下雪了。”盧志低聲道。

“下雪也不是全無好處。”邵勳領著盧志進了院子,道:“河北小麥種了麼?”

“種了。”盧志說道:“秋粟收成一塌糊塗,別無選擇,只能接著種麥子了。”

邵勳點了點頭。

災害——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兵災——“指導”了人類的農業經營方式和種植週期。

進入小冰河週期二三十年了,兩年三熟制的好處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

當然,這需要很多配套,比如小麥種植的相關知識——別看很早就有人種小麥了,但其並非主流,相關知識普及不夠。

再比如,兩年三熟會增加對土壤肥力的消耗。這個時候,就要推廣堆肥技術了。

十多年前邵勳就在宜陽三塢搞這些,後來推廣到洛陽三園、廣成澤及洛南諸縣。

再後來,開始向襄城、南陽、陳郡、梁郡、潁川等地擴散。

這幾年,繼續在豫州、兗州諸郡推廣普及。

對這件事,邵勳只能無語。

一個小小的堆肥技術,十幾年來還沒能在整個河南鋪開……

另外,光靠堆肥其實是不夠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休耕、輪耕了,好在如今閒田較多,倒也不是不可以如此操作。

邵勳、盧志二人入內坐下沒多久,盧薰帶著獾郎過來了。

“伯父。”盧薰對盧志行了一禮。

盧志回了一禮,然後又看向獾郎。

獾郎早得母親示意,恭恭敬敬對盧志行了禮——於公,盧志是幕府右軍司,行禮沒問題;於私,母親和盧志敘親了,那就是真從祖,行禮也沒問題。

“上粥吧。”邵勳拍了拍手,吩咐道。

盧志情緒微微高了一些。

今天這個場合,只有侄女、侄孫,無其他外人,這就說明了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