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章 轉進如風

“敵軍有多少精卒?”李重問道。

“這可不好說。”呂涯回道:“山上可能有些井陘退回來的敗兵,但山腰之上卻全是精卒,加起來千把人總是有的。”

李重心裡有數了。

曾經聲勢煊赫的大胡石勒,混到今日居然就這麼點精兵了。

聽聞梁公去南陽之時,樂家就能拉出一千多重甲精兵,甚至還養了少量騎兵。現在過去不少年了,樂家的勢力從南陽深入順陽、新野、義陽等郡,實力更加強大。

從軍力的角度來看,石勒都不一定有南陽樂氏強了。只不過他們廝殺多年,戰陣經驗豐富,手底下也有批悍不畏死之徒,這一點是超過樂家的——不過樂家這些年屢屢上陣打仗,戰爭經驗慢慢提升,卻也今非昔比了。

“挖溝、築壕、囤積資糧器械。”李重命令道:“左右兩側山上派人監視,謹防賊人繞道偷襲,另派遊騎巡視後方糧道,一有訊息,立刻報來。”

李重這話是對身邊其他將校吩咐的,眾人對他十分信服,很快領命而去。

呂涯有些懵,忙道:“都督,方才不是在談攻石嶺寨之事麼?”

石嶺寨指的是石勒在石嶺關上臨時修建的營寨。

作為晉陽北大門,石嶺的地勢非常險要,故南北朝時開始在石嶺南麓置軍鎮,曰“石嶺鎮”,山上置關城,曰“石嶺關”。

大晉朝對幷州處於半放棄狀態,同時敞開國門迎接胡人南下,當然懶得關心晉陽北大門了,此時並不存在石嶺關、石嶺鎮。

沒有什麼戰事,自然不會卷出那麼多雄關險隘。南北朝時雙方在豫西、幷州打血肉磨坊,與雙方都利用地形堅決抵抗,不斷修築城塞有關。

“我部只有六千人,步卒不足五千。”李重深深地看了呂涯一眼,道:“兵法雲‘為將者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矣。’這點兵力,冒然攻寨死傷太巨,恐為敵所乘。一旦大敗,晉陽恐遭敵軍殺戮、擄掠,不但大挫士氣,還會讓石勒解了資糧不足的燃眉之急。”

“都督……”呂涯有些不甘心,道:“值此大勝之際,就該提戈奮勇,追亡逐北啊。”

“你是都督還是我是都督?”李重呵斥了一句:“下去整頓兵馬,休要聒噪。”

“諾。”呂涯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李重又喚來信使,命令道:“汝速速南下,催一催金督,讓他把銀槍右營帶來。”

“諾。”信使快馬離去。

李重則帶著親兵開始巡營,一絲不苟。

壕溝挖得不到位的,一律返工。

沒有按規定擺放鹿角、拒馬槍的,當場鞭笞。

沒人有怨言。

這麼多年了,大家都知道,跟隨李重打仗非常累,很多時候在挖溝修營壘,其中大部分甚至做的是“無用功”。

但大家也知道,跟李重一起打仗,很難被敵人偷襲,基本也不會有斷糧之虞。

當年匈奴騎兵強勢,糧道最危急的時候,李督也三十里修一土城,一點都不怕麻煩,為此哪怕放棄進攻,推進緩慢,也在所不惜。

正如他說的:未慮勝,先慮敗。

這是他的風格,與別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