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捲著沙子,一陣陣吹來。
庾蔑一時不防,吃了滿嘴沙子,頓時呸呸吐個不停。
意辛山這破地方,可比盛樂差遠了。
就在代國北都那幾個月來看,河流縱橫,土壤肥沃,水草豐美,宜牧宜耕。
再一看意辛山,什麼鬼地方?
遠看是草原,近看是沙地,蟲子還多得要死,風大得嚇人,幾乎要把人的魂都吹走。
這裡就是索頭的老家,也是舊黨比較多的地方。
意辛山是一個泛稱,反正庾蔑問了許多人,都說不清到底是哪座山頭——別問,問就是每一個山頭都叫意辛山。
意辛山涵蓋範圍也挺廣的。
許是知道這裡的草場不如陰山以南的河南地,拓跋氏將意辛山、諾水流域盡皆劃給賀蘭部及紇奚部,兩部逐水草而居,關係還湊合。
諾水是漢名,即後世的艾不蓋河及其下游一直延伸到騰格淖爾湖,乃張猛、韓昌與呼韓邪單于盟誓之處。
諾即“黑”之意。
拓跋鮮卑喜歡在名字後加“真”,代表某人或某類人,此時諾水被鮮卑稱為“諾真水”——翻譯過來就是“黑人河”,離譜!
意辛山大致在今烏蘭察布四子王旗一帶,諾真水則在達茂旗境內,兩地相鄰,牧場範圍向北直抵今中蒙邊界,向南則至陰山南麓。
翻過陰山,則是漢五原郡舊地,即包頭一帶,紇豆陵部就在五原放牧。
賀蘭、紇奚、紇豆陵三部非常“野”,是典型的舊黨,遊牧為主,種地也有,但不多。
五月中旬的時候,賀蘭部還在意辛山放牧,並未遷徙,庾蔑在這住了七八天,才等到從紇奚部返回的賀蘭藹頭。
“懦夫!蠢材!”甫一回到牧地,賀蘭藹頭就破口大罵。
彼時庾蔑剛剛吐完嘴裡的沙子,見得賀蘭藹頭的怒容,再看看部落貴人們的表情,心中有數了。
而就在他準備上前說話的時候,遠處又傳來一陣馬蹄聲。
領頭者乃一少年,身後跟著千餘騎,正在廣袤的草原上縱橫馳騁。
庾蔑不急了,靜下心來看著。
唔,騎術非常好,士氣也挺旺盛的。
但裝具、武器較差,畢竟多靠盛樂施捨,整個看下來,沒多少鐵鎧,皮甲數量也不算多,至少一半以上的人穿著皮裘。
如果要與義從軍打仗,還是得加強器械,但盛樂、平城方面估計把得很緊,非大規模戰爭爆發不會資助他們的。
庾蔑覺得,如果可能的話,儘可能多招一些索頭進入梁王軍中,練個一兩年,就是一支強軍。
騎戰,終究還是基於騎術,馬上一切動作都以騎術為基礎的。
漢地有這種騎術的,一般得是土豪家族子弟往上了,比如殷夫人的兄長殷熙、滎陽荊氏兄弟等帶部曲投軍之輩。
或者是禁軍騎兵後裔,且家裡小有產業,能支援得起他們長期習練騎術的,總體人數還是太少。
說白了,一切都是成本問題。
直接招募鮮卑人當騎兵能更快速成軍,花的錢少很多,缺點是容易叛亂。
少年帶著千餘騎兵很快呼嘯遠去,消失在茫茫天際邊。
“那便是拓跋翳槐了。”正思慮間,有隨從走了過來,輕聲說道:“聽聞賀蘭藹頭想再嫁個妹妹給翳槐。”
“什麼?”庾蔑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