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一章 議定

夜宴結束之時,邵勳召集幕僚議事。

王氏也召集了輔相王豐、羊真段繁、雲中太守王昌等心腹之人,秘密議事。

“段公。”王氏朝老資格的段繁點了點頭,示意他先來。

段繁咳嗽了一下,道“臣先前查訪了下,新舊歸附諸部,連帶著山南三郡,不過十萬帳、五十萬人。”

“猗盧盛時,拓跋十姓便有二十多萬人,其餘執掌部落、城邑之姓氏六十餘,有眾五十萬,四方諸部則有三十餘萬人丁,合計百餘萬。”

“而今過去也就十年,連番混戰之下,拓跋十姓止有眾十餘萬,盟誓部落尚有四十姓,有眾三十萬,四方諸部大多離散,僅有寥寥數萬人仍遣使入貢。”

“十年混戰,少了一半人。而今只能出得十餘萬騎,而當年控弦之士不下三十萬,相去太遠了。”

“諸部離散之事,尤以近兩年為重。不告而別者不知凡幾,輕視代公者亦不知凡幾。若再不扭轉頹勢,恐要步匈奴後塵。”

說到這裡,段繁頓了一頓,給在場數人消化的時間。

片刻之後,他才繼續說道“先前老夫遣子侄輩攜帶財貨至岢嵐販賣,一路觀來,觸目驚心。”

“彼時秀容縣在審案,許百姓旁觀。縣令喬豫責問一部大為何殺人,部大答曰‘所殺者,家中奴婢耳’。老夫從侄探問左右,得知所殺之人並非奴婢,乃部落氏族頭人。該部不大,只有五姓,一姓乃部大所宗,一姓便是被殺之人。”

“至於為何被殺,具體緣由不甚了了,只從審問來看,被殺之人不願尊奉部大號令,說自家牧地乃朝廷劃分,每年往返于山中牧地與山下農田之間,就連種植之術都是朝廷所教,與部大並無關係,更無須向部大納貢。”

“部大惱怒無比,責其違背祖先盟誓之語。被殺之人毫不退讓,最後釀成打鬥,死傷多人。”

“秀容令喬豫判部大斬刑,脅從不問,其子侄賠償牛羊若干。”

此言一出,眾皆動容。

部落之所以成部落,便是由多個氏族組成。

以拓跋十姓的普部為例,除世襲部大之位的普骨氏(亦稱普氏)之外,還有普乃、普屯等氏族。

氏族少則數百人,多則一兩千,氏族圍攏在你身邊,你才是部大,氏族散了,你就降格成氏族頭人了。

烏桓人由於漢化較久,沒有那麼嚴密的部落組織了,整體豪強化,但對外時仍以部大相稱,氏族頭人依然存在,有點類似漢地的宗族。

秀容縣令插手部落內部事務,是對部落大人權力的侵蝕,畢竟部大最初可是由部落斷事官演變而來的。

縣令都能裁決部落內部爭端了,那麼還要你部大做什麼?

“部大被判斬刑,其部眾就沒造反麼?”王豐忍不住問道。

“五個氏族中,一個與部大有仇,兩個勸和,只有兩個群情騷動,但加起來不過數百人罷了。老夫從侄離開秀容時,尚未聽到有人造反。”

“其他部落呢?難道不兔死狐悲?”

“或有。”段繁沉吟了下,說道“但刀尚未砍到他們脖子上,總存著幾分僥倖。再加上樑王威勢日盛,如果實力不足,造反了也是死,最終沒敢。”

眾人聞言久久不語。

岢嵐郡如此,代、雲中、馬邑三郡就不是如此嗎?雖說現在主官都是自己人,但有些佐官卻不是,時日長了,必有隱患。

王豐想了許久,喟嘆道“而今還不能太過忤逆梁王之意,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