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一章 登基(上)

世上真有長命百歲之人嗎?傳說倒是有,活人卻一個沒見過。

當年逃難,遇到從上黨南下的胡漢流民,說劉淵求學的師長崔遊活得長,也不過九十一歲罷了。

不過,支援邵氏就對了。邵氏在,他們的好處就在。

梁王的子孫,應該不會傻到不支援武人——吧?

陳留府兵第二天就撤走了,萬勝軍第一營數千人接管了圜丘。

事情倒不多,就是維持秩序,晝巡夜警,不讓歹人靠近罷了。

閒暇時分,曾易會定定地看著這個溝通天地之所。

不知道哪一天,梁王就會在群臣的簇擁下,登臨此壇,昭告上天。

風呼呼吹著,似乎在歡呼雀躍,等待新主的降臨。

******

十月二十八日,沈陵來到了圜丘。

作為從事中郎,本身並無具體執掌,因此很容易被派出來幹各種事情,比如監察太常負責的各項準備工作。

今日風有些大,在沈陵聽來,似乎在鳴咽一般。

這是在為大晉朝唱輓歌麼?不捨其離去?

沈陵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有點奇怪,

他是揚州吳興人。

對,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吳興沈氏。

很早就來中原當官了,在司馬越幕府中歷職多年。

司馬越死後,又尊奉太妃裴妃和嗣王司馬毗,

梁王出任考城幕府軍司後,又跟隨裴妃投靠了過去,現在是大將軍府從事中郎。

他在江南還有親族。

事實上吳興沈氏非常龐大,擁有大量部曲和錢糧。他離家北上那會,輕輕鬆鬆出動萬餘兵馬,

現在應該更強了,兩萬大軍唾手可得,江東豪門顧陸朱張都不如他們。

無奈地位實在太低了,祖上就沒出過什麼名人。即便有,外人不知,他沈陵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嗎?粉飾攀附而已。

北上二十多年後,當年一起過來的吳人非死即走,如陸機、陸雲、張翰、顧榮、戴淵、紀瞻等。司馬越屢戰屢敗那會,賀循等人更是走到半路就跑,根本不願北上了。

所以,他一介吳人至今仍堅守在北地,委實不可思議。

二三十年的北方生活,兒女們與北地豪族聯姻,孫輩甚至都不太會說吳語了,他再回到南方,

恐怕也將被族人視為異類。

但他不在乎了。大梁新朝之中有他的位置從四品中書侍郎。

以後吳興沈氏會來求他,而不是他求著族人認同。

「景高。」不遠處響起了呼喊聲,沈陵抬頭望去,卻是太常丞梁胥。

此人是劉漢降官,長安的太常卿。

投降過來後,到洛陽朝廷任太常丞,降得有點狠。不過,作為降人能有官就不錯了,若非他姓梁,太常丞亦不可得。

新朝建立後,梁胥也將出任從六品太常丞一職,所以他還是有點積極性的,做事盡心盡力對西州士人而言,支援梁王是必須的,他們入局太晚了,若不賣力靠過去,未來堪憂。

「懷壽,準備得如何了?」沈陵問道。

「四班樂人皆已齊備。鍾罄宮懸都妥善存放了,黃頭軍借了幾處營房,料無大礙。」梁胥說道「黃頭軍營房不過是帳篷而已。今天色陰沉,寒風呼嘯,可不能出岔子。」沈陵皺了皺眉,說道。

梁胥有些不高興,道「有人晝夜看守,無妨的。”

沈陵注意到了他的態度,沒再多說。

大家都是為了梁王登基之事在忙活,梁胥甚至從昨天起就睡在帳篷裡了,形同出征在外的武人一般,沒必要過多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