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幹嶺,也稱「阿幹嶺」,即東胡語系中哥哥的意思,
即便到了後世,蘭州依然有許多以「阿幹」為字首的地名,如阿幹谷、阿幹鎮、阿幹水。
阿幹水後世叫雷壇河,是蘭州的重要水源之一。
從交通方面來說,阿幹河谷又是連綿山川之中一條相對容易通行的道路,漢魏以來皆開闢驛道,方便行人,同時也利於軍隊調動。
竇濤就是循阿幹河谷南下,然後至沃幹嶺,與梁軍對峙。
至於對峙之後是死戰還是投降,那就看他自己選擇了。
金城大亂,失去了張家的支援,他有點力不從心,搞不好就被人報復整垮了所以,他還存著一點奢念萬一張家堅持住了呢?
他是氏人酋長,與本地的漢人豪族素有矛盾,如果不是張軌大力扶持,他也不可能當上太守、輕車將軍。
但事已至此,他也不會真的為了張家而搭上一切,特別是以自家部落為賭注,那不值得。
他只想再看一看,觀望一下,局勢變化應不至於那麼快,幾天時間而已,他還浪費得起。
從榆中出發,一連走了兩天時間,終於遠遠看到了橫亙於前的沃幹嶺。
山上隱見營寨,還有大旗飛舞,不過竇濤很快下令停止前進。
先鋒五百騎接到命令後,勒馬停駐,不知何故。
竇濤帶了數十親隨上前,仔細觀察著。
時已四月,山上草木茂盛,清泉潺潺。
大風吹起之時,松濤陣陣,蒿草隨風搖曳。
天空澄淨洗練,與白雲交相輝映。
怎麼看都是一個明媚的春日,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但竇濤看著看著,彷彿在沃幹嶺的草木之中看到了無數伏兵。
再一擦眼,那是真的草木,而不是兵。
竇濤深感憂慮,難道自己心底已經恐懼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卻不自知?
他不定,難以抉擇。
部落貴人們紛紛看向他,有些奇怪,
斥候都已經回報,一切正常,沒有任何伏兵,有什麼可憂慮的?而今就該加速前進,與辛巖部匯合,再做下一步行止。
「府君?」有人催促道。
「等等。」竇濤居然下了馬,站在路邊草叢之中,輕輕摩著下巴,思考了起來。
部落貴人們面面相靚,都看得出對方眼中的一抹驚懼。
他們不是害怕敵人,而是害怕竇濤這個樣子。
說實話,即便前方有敵人,他們也不怕,大不了奮力拼殺就是了。
或者你乾脆點,直接下令撤退,那我們轉道回逆水河谷(莊浪河),各個部落結寨互保。
最怕的就是進又不進,退又不退,那是真有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而就在此時,許是見他們半途停下了,對面沃幹嶺上下來了數騎。
為首一人,乃幕府監軍牛度,見得大軍,便喊道「竇府君緣何巡不進?
「牛度?」竇濤上前幾步,驚訝道。
牛度是隴西人,而牛氏又是隴西狄道縣一個地方土豪,漢時就存在了,代表人物便是董卓的女婿牛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