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六章 土斷與商(下)

「夏天不該打,入冬後正該打。」楊寶滿不在乎地說道「兵,多得是。」

曹疑無言可對。

「以後便在鄧艾舊田處屯墾。」楊寶說道「若糧食能積滿邸閣,還能調來更多兵。」

曹疑仔細看著煙波浩渺的芍陂。

依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概只能屯田五千頃。

如果能妥善修治陂池、灌渠,則能增至萬頃。

芍陂最多能灌溉的農田應該不會超過二萬頃。

但這已經很驚人了。

按照天子的計劃,稻麥輪作,一年兩熟。而這種能充分灌溉的農田收成往往很高,按五千頃計,初期一年都能積累五百萬斛糧,耕作個幾年後,還能大大增加。

有此糧草,定然能支援大規模的戰爭,在淮南地區攻城略地並非沒有可能。

卻不知道南朝督淮南軍事的是誰了,今後幾年,他不會有安生日子過的。

八月二十二日,曹疑回到了壽春,立刻開始撰寫奏疏,發往洛陽。

******

秋雨浙浙瀝瀝,洗淨了洛陽的塵埃,

政事堂內,丞相王衍拿起一封信,仔細看了好幾遍。

「茂弘啊茂弘,人力有時盡,休要掙扎了。」王衍嘆了口氣,將信件放下。

僑郡土斷,從長遠來看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但這事怎麼看怎麼小家子氣。

昔年劉弘鎮荊州,來了不少流民,他直接開禁山澤。山澤不夠,將張昌之亂後產生的荒地授予流民。所有流民戶口盡數編入本州、本郡。

但到了江東那裡,卻必須置僑郡了,是何道理?

當然,江東情勢複雜,他不好隨意妄言,但王導辛苦裱糊,他卻能政令通暢,兩相對比之下,心中還是很舒爽的,

「天子至何處了?」王衍喊住在旁邊整理檔籍的令史,問道。

「已至弘農。」

「怎生如此之慢?」

「兩位靳美人懷有身孕,故行程稍慢。」

王衍一聽,揮了揮手,示意他知道了。

起身到廊下欣賞了片刻秋雨後,王衍又慢悠悠地回了殿中,坐在邵勳特意為他打製的書桌之後一一省得跪坐。

單于都護府左長史何倫請於平城置坊市。

坊自然就是洛陽、郵城、汴梁三地的裡坊,乃圍牆圈起來的宅院區。

坊與市聯絡在一起,顧名思義,用圍牆圈起來的集市。

之所以議置坊市,實源於一次奴婢買賣。

涼城大農徐澄之送了千餘奴婢至平城,少府少監曹出錢欲買。按照慣例,

無分男女老幼,一人兩匹雜絹一一其實是一種產自河東、平陽的絹帛。

曹疑以其所攜清河絹、河內絹柔且密為由,提議一匹絹購一人。

徐澄之一開始答應了,但需請示代國太夫人王氏,最終竟被駁回,理由是西域胡商不認為一匹清河絹、河內絹能值兩匹河東雜絹。

奴婢買賣最終沒做成。

這事其實很正常。

河東、平陽二郡本就不止一種絹,其餘各郡也不止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