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章 賺錢嘛,不寒磣

“這個問題嘛...”

王嘉恩又摸著下巴思索起來。

好像之前哪裡看到過,說鷹醬的青黴素這個時候已經具備了提純工藝,但是沒培育出高產青梅菌株,每毫升只能提取2單位的青黴素。

高產菌株,還得等41年,到時候會有每毫升40單位。

真正的量產,那就要到43年了,輝瑞掌握了批次生產青黴素的方法,賺得盆滿缽滿,為它以後成為醫藥界巨頭奠定了基礎。

研發這種東西,其實就跟爽那一下子一樣,要是在關鍵時刻讓他憋回去,那估計以後就提不起興趣了。

鷹醬的科學家,基本都被資本所掌控,資本看不到利潤,研發經費自然也就中斷了。

就聽他摸著下巴思索道:“洋人資本家要青黴素,其實根本不是為了他們計程車兵和民眾能有一款特效藥。

他們沒那麼大的愛心,只是為了他們的錢袋子。

如果價格定得太高,搞得他們沒有利潤,那巨大的利益,肯定會逼得他們加緊研發,進而打破我們的壟斷。

所以就得讓他們能輕鬆賺錢,沒有花大價錢投入成本研發的想法!

我們賺不賺錢的,還是其次,咱得有掐他們脖子的手段,不然一個個都吊得不行,我看著都噁心!”

老趙聞言頓時眼光大亮,對老王豎了個大拇指。

王嘉恩放開下巴,笑道:“建議後方,咱們的青黴素幹劑,每克都可以稀釋160倍,稀釋之後,再按等重黃金的200倍出售,洋人在外面賣什麼價兒,咱不管。

跟後方講清楚,賺錢是其次,甚至還可以結合市場情況調整價格,遏制他們在這方面的技術發展,才是要點!”

當然王嘉恩還有一句話沒說明,就是病菌有抗藥性。

到時候洋人對青黴素的需求越來越高,然後他們自己每毫升只有40單位,想想都酸爽無比。

就算讓他們具備了大規模生產的技術,那種以菌株萃取的原始手法,成本高得離譜,跟後世的工業合成相比,簡直是螞蟻跟藍鯨的對比。

到時候再敢扎刺,就賞他們一招斷供,嘿嘿...

“馬上按王先生原話回電!”老趙對著電訊員喊道。

老李卻是皺起了眉頭:“老王,你剛才說的其他國家都好說,小鬼子,咱也賣?”

一句話將王嘉恩從暗爽中拉回,當即搖頭道:“按我的意思當然不賣,小鬼子死越多越好,還給他們藥品救命?

對於鬼子,要賣我也賣過期的...咦?”

說著就眼前一亮。

因為之前聽老郭提過,糧儲那邊,有很多儲存太久的糧食,3年陳的,只能釀酒了,5年以上的,黃麴黴素超標,只能當工業原料製取燃料酒精,7年以上的,那就直接焚燒了。

鬼子後期好像打東南亞的時候,軍隊、國內,全都缺糧。

老郭那邊要是跟他說想拿7年陳的大米,估計都白送了,拿過來再換回鬼子掠奪的黃金...

賺錢嘛,不寒磣。

再說對於一頓只吃幾個壽司的鬼子來說,大米飯管飽,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