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人的引領下,好容易走進一間宮室,裡頭已坐候著兩位俱穿戴著一品誥命服飾的貴眷,一個年約四十許,面白文靜,明蘭不認識;另一個竟是許久未見的國舅夫人張氏。
兩人舉止親近,容貌幾分相似。
明蘭努力朝她們擠出文雅的微笑,然後以宮廷禮儀所能容忍的最快速度挪到一個位置上坐下。然後才優雅的微抬臻首,朝眼前的貴婦笑笑,剛和張氏寒暄了兩句,還沒來得說別的,外頭卻走進一位女官,朗聲道︰“請諸位移步頤寧宮。”
明蘭心頭一沉,頤寧宮是聖德太後所居處。三人立刻起身,行走前,張氏朝明蘭笑笑︰“這位是我娘。”明蘭心裡已猜到七八分了,忙頓足行了禮︰“見過英國公夫人。”
“別這麼客氣。”英國公張夫人儀態端方,親切的挽過明蘭的手,一邊走一邊打量著明蘭,輕聲笑道,“果然好樣貌。外頭都說二郎是娶著媳婦了,我瞧了才知不是虛言。”
明蘭紅著臉謙虛了幾句。
宮裡不好多私下說話,三人安靜的隨著宮人往前走,不一會兒便到了頤寧宮,宮人通報後,三人魚貫進入,跪拜行禮過後,便恭首肅立一旁。
孔嬤嬤曾教過盛家女孩幾種可以用低頭恭敬的姿勢,不著痕跡的打量周圍的姿勢,明蘭選了一種,微側臉頰,眼瞼不動,只移動視線,就能清楚看見周遭情形。
濟濟一室宮裝女子,明蘭抓緊時間一瞥,卻見正當中是聖德太後坐上首,次座上是皇後,身旁立著她的妹子小沈氏,兩姐妹臉色都不好看。觀聖德太後神態言語,頗為爽利自在,想來年輕時是位明艷活潑的美人兒。她朝著新進來的三人笑道︰“我新得了一種茶,便邀了皇後姐倆來吃茶,倒累得三位夫人多跑一趟了。”
明蘭等三人連忙謙辭,喏聲謝恩了好幾遍。
小沈氏撐起笑容走下來,來到張家母女跟前,對著嫂子和親家伯母躬身行了個禮,皇後在上頭笑道︰“正念著你們呢,我那兒還有些御膳房新做的八寶烏飯蒸糕,是蜀南的方子,京城裡怕是沒這味兒的,你們回頭帶點兒去嘗嘗。”
張夫人領頭謝恩,明蘭和張氏隨後。張夫人笑道︰“都說南邊小吃風味多變,似我等一輩子在京城的,今兒算是託了娘娘的福了。”
皇後也笑眯眯的客套了兩句,看了眼身旁挺著肚子的玉昭儀,輕皺眉道︰“你身子不便,還是回去歇著吧。”玉昭儀因有身孕,容色嬌艷更勝往昔,只笑著道︰“皇後體恤臣妾了,不過臣妾自小嘴饞,難得有機緣能蹭些好茶,如何肯走?”
聖德太後眉開眼笑︰“你這淘氣的!這張嘴就是招人喜歡,怪道最近皇上皇後都疼你!”
“太後瞧您說的,難道您就不疼臣妾了?”玉昭儀嬌嗔著不依。
聖德太後身旁坐著位瘦削女子,是她嫡親的兒媳婦豫王妃,她也不失時機的湊趣幾句,殿內笑樂成一片,只皇後臉色愈發難看,強自維持端莊。
明蘭迅速收回視線,低頭。
因皇帝怕自己親娘受委屈,所以特意把兩宮太後分開了住,好叫聖安太後過的舒坦些,只累了皇後,每日一早要跑兩個地方給兩個婆婆請安,然後再回宮接受嬪妃請安。
英國公素為諸國公之首,朝中地位超然,人皆敬重,聖德太後便給張夫人頒了個座,明蘭和小沈氏以及張氏也沾了光,得了個挨邊的杌子坐坐,明蘭心中大呼萬幸。
剛一坐下,只聽聖德太後朝張夫人半笑道︰“在你跟前我也不遮著掩著了,你來瞧瞧這兩個……”她一指身邊兩位宮裝女子,明蘭順著視線過去,也忍不住微微吃驚,好一對絕色佳人!此二女均是二十不到的年紀,雖已過豆蔻年華,卻端的是麗色逼人,光華美艷。
“她們倆在我身邊伺候多年了,溫文乖巧,守規矩,知道理,我很是喜歡。眼瞧著歲數不小了,我意欲為她們尋個歸宿。……唉,為著我捨不得,原想著就叫她們服侍皇上了,誰知皇後竟老大不高興的。”聖德太後唉聲嘆氣的,目光卻直直瞧著張夫人。
這是在指責皇後‘妒’呢。
明蘭默默數著衣裙上的珠串,暗念一百遍‘我不是主角,只是沒臺詞的龍套’。
張夫人也不是吃素的,和藹的笑了笑︰“皇上如今子嗣興旺,想來都是皇後仁德賢良之故。太後自然是一番殷殷美意,不過皇後也有旁的思忖罷。這二位姑娘既如此出眾,太後不如為她們另擇年貌相當的青年才俊,豈不更妙?”
聽了這話,皇後臉上隱現微笑,含笑的眼楮看了看張夫人,以示嘉獎。<a ." target="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