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談妥的部分主要是出兵的具體事項,比如說由誰領兵,領兵多少,是否需要真和察哈爾硬剛一場,打到什麼地步算完……等等。以上這些都是大問題,無論哪個問題都馬虎不得。
如果恰臺吉沒死,這事原本沒那麼複雜,無非是恰臺吉領兵,麾下主力是他自己的精銳,但出兵人數未必需要太多,有個三五千就足夠了。然後把漢那吉和鍾金哈屯各調一部分本部人馬加強給恰臺吉,湊出個兩、三萬人到東邊武裝遊行一次,就當公費旅遊即可——反正在他們二位看來,恰臺吉既然出馬,圖們汗那邊應該不會硬來。
但現在恰臺吉沒了,這事頓時變得複雜起來。缺了這麼一員名震北疆的悍將,而他又有四個兒子,現在家裡怎麼分配他的遺產都還有得忙,作為核心主力出征顯然沒了指望。
那麼這次出兵就幾乎只能靠把漢那吉夫婦以及各部的首領們了,其中他們夫婦肯定要擔負主要重任。
把漢那吉手裡的實力一直都不差,甚至可以說很強,其核心是土默特最強大的蒙郭勒津部,掌控地區從河套一直到歸化城。鍾金哈屯也不遑多讓,俺答汗死後留下的原先汗庭精銳大部分在她手裡,這一點至今沒有多大變化(少部分在恰臺吉那兒。
如果這一次是要和察哈爾打大決戰的話,那沒得說,肯定是把漢那吉親征,但問題在於這次並非決戰。
按照高務實對他們的要求來說,把漢那吉和鍾金哈屯都認為,此次出兵的主要意義在於牽制圖們,讓察哈爾不敢主力全出對付科爾沁。既然只是牽制,出兵三萬就算是很給高司徒面子了,不是麼?
出兵三萬顯然不需要順義王親征,但夫妻二人對於任命誰為主帥就爭議就出現了。
把漢那吉認為應該派自己的長子額爾德木圖出征;鍾金哈屯則想派她和俺答汗所出的兒子布塔施裡(也作不他失禮出征。
在把漢那吉看來,額爾德木圖不僅是自己的長子,而且是高務實的門生,由他領兵出征不僅有助於培養他的威望,將來好接替自己、繼承順義王王位,而且還能繼續夯實和高務實之間的關係。另外,以高司徒戰無不勝的威名,額爾德木圖既然是他教出來的,指揮能力應該也不會有問題——他可是京華的軍務秘書。
這裡頭還有一個要點,那就是大明對於繼承人問題有其一貫態度,這個態度很簡單,大明只認嫡長子。所以在把漢那吉看來,額爾德木圖是最佳人選。
然而鍾金哈屯表示了不同意見,她認為額爾德木圖現在最關鍵的事情是去掌握恰臺吉死後留下的那部分精銳,能夠直接掌控是最好的,即便不能,也應該與恰臺吉四子搞好關係,確保這支力量始終支援大汗一系。
與此同時,布塔施裡年紀也逐漸大了,作為俺答汗的幼子,他至今連一塊封地都還沒有,更別提什麼威望。這個局面對大汗(把漢那吉來說並不好,有無視先王(俺答汗的嫌疑,故而趁此機會正應該派布塔施裡出征,如果能立下軍功,也好作為分封的理由。
很顯然,鍾金哈屯這個建議有其私心,但是話說回來,把漢那吉的想法難道就沒有私心了?大家都有私心,正如同他倆的婚姻本就是利益聯盟一樣。
不過私心歸私心,鍾金哈屯的提議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恰臺吉本人雖然英雄一世,但他的四個兒子卻並不算多麼出彩,說廢物倒是不至於,但大抵也只能算平平常常。
在這種情況下,把漢那吉心裡也對恰臺吉留下的遺產有些動心,如果額爾德木圖能夠取得他麾下所部作為自己的部眾,大汗一系將來的統治地位必將更加穩固。
名義上作為朝廷天使、實際上作為高務實特使的程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介入土默特內部權力重構的。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援,謝謝!
感謝書友“曹面子”、“2000勞爾”的月票支援,謝謝!
PS:吃壞肚子,上吐下瀉,人都脫水了,今天精力實在不濟,3K之後碼不動了,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