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0章 封禪(十一)十全功業!

其四,文化繁榮:在文化教育方面,萬曆朝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科舉制度雖然還有一大專案尚未完成,但高務實已經成功的給科舉打了一個小小補丁:先搞了“十分制”,再給出一個“同分額外補充項”。

即現在科舉實行計分制,十分為滿分,考題與以往一樣,都是名義上考四書五經,實際上主考四書,尤其是本經。高務實真正的補丁在於後面那個“同分額外補充項”,即如果兩個考生或者多名考生都是同一個分數,比如說十分,那麼就從“增考科目”中再比個高下。

什麼增考科目呢?比如數學。這就是高務實加入的“增考”科目之一。不過高務實雖然加了幾個增考科目,但每位考生在第一輪考試之中只能增考一門,除非出現主考與增考之後依舊同分的情況,否則不會再考第二輪——第二輪是繼續增考一門,以此類推。

這個“科舉補丁”的目的顯而易見,士人們不能再如以往那樣只會道德文章,因為各種“實際應用”類的增考科目將會決定你是否中試。雖然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麼做加重了士人之間的“內卷”,但高務實認為這種“內卷”是有益的。

原先的官員就算選拔出來,朝廷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什麼長處,搞不好人家除了道德文章啥也不會,到了地方只能被吏員耍得團團轉,到了中樞……幹啥啥不行,黨爭第一名。而現在,官員的長處在朝廷眼裡就明確多了,自然能更好的人盡其才。

除此之外,由於朝廷財政的改善,高務實撥出專款用於改善各級學校(明朝有這些,本書第一卷有介紹的學舍和師資力量,這對於教育的普及,尤其是寒門學子的教育普及發揮了很大作用,使得大明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文人墨客層出不窮。

尤其是這些年的開疆拓土使得現在的文人墨客逐漸又有了盛唐時那種豪邁,“邊疆文學”再次興盛,“出海文學”由此產生,使得文化創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其五,外交拓展:在對外關係上,萬曆朝透過積極的外交政策,與周邊國家、部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擴大了大明朝的影響力。無論是土默特、鄂爾多斯部的封貢,東蒙古草原的克定,朝鮮的內附,西域的收復,都是“大明天威”的具體展現。

當然,南方那些過去時來時不來的朝貢國,因為高務實透過京華實際完成了對他們的控制,現在也都成了最規矩的藩屬,嚴格按照朝廷的要求完成朝貢。

無論這其中的貓膩有多少,至少在朝廷看來——甚至在士林民間看來,現在的各朝貢國對“我天朝”簡直是服服帖帖,絕不敢自行其是。正如京華諸報宣傳的那樣:“自古偉業之盛,莫過於此”。

其六,社會治理:其實所謂社會治理,根子就是吏制。萬曆朝在高務實就任戶部尚書之後,在財政上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有效減少了地方官員的腐敗現象,提高了各級衙門的公信力和執行力,使得社會秩序更加穩定。

舉個例子,現在地方衙門很多收入與開支都會受到戶部派遣的專員進行稽核,而這些專員都是“大戶部改革”之後由戶部從京華工匠學堂財務系僱傭而來,他們不是官員,甚至不是吏員,理論上和戶部只有“僱傭與被僱傭”關係,可以看做後世所謂的“第三方調查”,客觀中立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高務實又考慮到這些人也可能被地方衙門收買,因此再打了個補丁加強內卷:如果某地衙門的財務已經透過稽核,但後來被巡按御史發現或者透過其他途徑揪出問題,則前期派往調查的財務專員要承擔責任。

財政清則吏制清,吏制清則天下清。高務實始終兼任戶部尚書,就是希望透過長期在任給大明樹立起規範,形成政策慣性。這樣一來就算將來自己離任了,這些最佳化措施也不會馬上人走茶涼,說沒就沒。

其七,科技創新:在科技方面,萬曆朝當然大有作為。高務實不僅是在京華內部,在朝廷、在民間也都極力鼓勵科技創新和工藝改進,推動了農業、手工業和軍事等領域的技術進步。這個方面的具體成就太多太多,反倒不好一一例舉了[注:主要是太多了,實在太佔篇幅]。

其八,民生改善:這是普通百姓觀感最為直接的方面。高務實當政之後,朝廷無論是對防災、救災、賑災、災後重建都極大的投入了力量,與過去那種不聞不問(沒能力過問強太多了,簡直天淵之別。

另外,稅法、水利、鹽法等各種程度不一的改革,以及“榮勳”制度下讓各地士紳主動修橋鋪路等措施,最終也都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條件,提高了民眾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增強了他們對朝廷的向心力。

其九,法制建設:漢朝之後的中國往往“儒皮法骨”,但“法治”始終得不到朝廷層面的正面認可,而高務實依靠自己“儒門正宗”的出身,以及“六首狀元”的威名加持,敢於正視法制建設的重要性,新增、修訂和完善了許多法律制度,使得國家的治理更加規範和有序,減少了社會矛盾和衝突。

其十,文明融合:在教派和文化方面,萬曆朝也有所作為,透過軍事征服,經濟和文化吸引等各種手段,完成了巨大的開疆拓土之功業,然後又以中國獨有的兼收幷蓄、文化包容促進了不同教派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既增強了大明全社會的包容性和多樣性,同時又不放縱,將各種文明匯聚在漢文明這個主體之內——注意是之內,不是之下。

這“十全功業”共同構成了萬曆朝三十年來的中興局面,使得大明朝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發展。

隨著西征的勝利,如今“十全功業”已成,確實到了封禪泰山,向天地、萬民昭告中興之時!

御駕出發之日,晨光初照,京城的街道上已是人山人海。百姓們穿戴節日的盛裝,兩手高高揮舞,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他們知道,今日所見,將是一生難忘的壯觀場面。

——

感謝書友“doni”的月票支援,謝謝!

PS:我都沒想到寫個總結還挺難的 ̄□ ̄||。自己查自己寫的“資料”,這種感覺……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