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
就是繼續很煎熬地等待。
恰巧,這時候薛三帶著數百騎兵引著楚軍過來了,薛三直接鑽入了齊山之中,楚軍自然不可能放過他們,也是跟上。
而梁國新國主和相國本就屬於驚弓之鳥杯弓蛇影的狀態,一得到前方訊息說齊山山脈內出現了楚軍身影,他們馬上就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楚國來討伐梁國來了。
別說,梁國雖然是小國,但這倆確實是行動派,而且,還是激進派,他們沒有去被動防守,而是選擇了主動出擊。
新國主御駕親征,相國負責操持後方,原本的一萬多正規軍加上臨時徵發來的梁國輔兵民兵,勉勉強強湊了個三萬之數,這可是梁國所有家底子了。
正在追擊薛三的數千楚軍,壓根沒想到這裡居然還有伏兵,直接進了梁國佈置下的口袋,猝不及防之下,楚軍潰敗,新國主取得了第一場衛國戰爭的勝利!
別說楚人了,就連薛三也懵了,薛三第一反應是:臥槽,范家這麼牛叉的麼,都能操控人家國家政權了?
所以,以為是自己人的薛三,派出了人去聯絡對面的梁國兵馬,然後,很快和梁國新國主見了面。
然後,
剛剛還沉浸在偉大勝利中的新國主在得知真相後整個人都僵住了。
他,
他這是幹了什麼!
原本,他可以選擇幫楚軍堵住薛三一行人,就算是大功一件了,到時候楚國那邊說不得就會認下自己的“上位”。
但現在……
現在再抓薛三他們,已經沒意義了,因為他們已經主動開戰過了。
不過,
行動派到底是行動派。
新國主當即對薛三表示願意“棄暗投明”,要追隨大燕。
同時,
後方的相國在得知這件事後,也不含糊,馬上又派出了去往晉地南門關的使者,去聯絡那邊的燕軍。
所以,事情就以這種極為詭異和出乎預料的方式展開了,楚軍開始在齊山山脈一側聚集兵力,在他們看來,梁國是反了,甚至公主可能已經進入了梁國。
且梁國再是小國,到底也是一個國家,披甲上萬,所以,後續來追擊的楚軍不得不改變計劃,開始在這裡集結,楚國邊境的各路兵馬也被抽調過來,封地靠近這一段邊境的屈氏,也派出了一支青鸞軍正軍加入平定梁國之戰。
這無疑給了四娘他們減輕了巨大的壓力,所以,四娘他們這一部才得以這麼大程度地保全,在阮三的接應下回來。
至於薛三,
南門關那邊來的軍情奏報說,薛三被新國主拜為上將軍,正在幫助梁國抵禦楚國。
燕國到底沒有那種“雖勝必斬”的說法,對於戰爭,也沒有害怕的道理,自己不想打是一回事兒,但從不畏懼戰爭。
外加,鄭伯爺入楚,本就是靖南侯逼著去的,不管引發了什麼事兒,田無鏡都不會怪罪,也都會去兜底。
所以,伴隨著靖南侯軍令之下,曲賀城、歷天城的燕國駐軍迅速分出一部分向南門關集結,而原南門關駐軍則分出數千騎入梁國助戰。
三兒啥時候能回來,鄭伯爺不清楚,反正他是在接到四娘一行人後,馬上啟程迴歸雪海關。
這一日,
在公主的讚歎聲中,
雪海關,
到了!
之前鄭伯爺帶著公主剛入靖南侯軍寨時,就已經命人報信回去了,所以,此時雪海關的軍民已經知道他們的伯爺親自去楚國拐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公主回來。
要知道燕地百姓在得知這個訊息後都樂瘋了,宛若過節一般,更別提雪海關的軍民了。
城門下,百姓們爭相過來迎接自家伯爺,可謂人山人海。
鄭伯爺沒坐馬車,而是騎著馬行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