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六十章 帝都陷落!(中)

而還在其他方向尋找切入口的燕軍在得知這一訊息,果斷地不再和麵前的乾軍進行糾纏,脫離戰場之後,直接走現成的缺口進來。

京城外圍駐紮的禁軍主力,被調派跟著官家向北了,所以,這座都城,直接面對著燕軍的第一波攻勢。

上京城內,有能力組織防禦的官員,職位不夠高,沒排程的資格,有資格去排程的,壓根不懂得該如何去做。

這不是諷刺,而是冰冷的現實,過於複雜繁複的官制,使得乾人在這危急時刻,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全域性指揮起來。

相較而言,在同一種情況下,一直被乾人認為“粗野”的燕人,反而更能適應。

燕人的城池,甭管哪座,哪怕是在京城,也能很清晰地給你最高一批的官員分出個三六九等,亦或者可以稱之為類似於“山大王”一般的大哥二哥三哥,這一點上,平西王爺的經歷其實最有發言權。

危急時刻,大哥上,大哥沒了,二哥頂上。

簡單粗糙的制度,在特定時候,比所謂的細膩豐富,更有高效性。

故而,

燕人真的順著正陽門不斷地湧了進來,而乾人,其他地方的守軍,壓根就沒思慮到向這裡來調集彌補這個可怕的漏洞。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燕軍湧入,且當進城的燕軍開始向四周輻射出去後,整座上京城的城防,可以說,正在快速地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而這時,

乾國皇宮內,更是一片亂象。

監國太子起初被自己身邊的公公們帶著想要向後宮方向跑,因為他們聽說燕人是從西邊打來的,那麼東南角,應該是相對安全的。

但留守的兩位相公,即刻帶著人來到了宮內,要求太子立即下詔,組織城內軍民進行反擊,將燕人驅逐出去。

雙方的手下人,一度扭打在了一起,在這危急時刻,所謂的規矩、禮儀和矜持,平日裡看得比生命都要貴重的這些,彷彿一下子變得一文不值。

而在宮外,早就開府建牙,更是曾數次去過東南傳旨和祖家關係莫逆的七皇子,在聞得外頭傳來的喧囂後,馬上就披甲執銳,領著自己的王府護衛,想要出府收拾局面。

可偏偏,在官家御駕親征前,特意因“課業不精”,罰其閉門思過。

這位曾染指過些許軍權的皇子,在官家看來,是自己御駕親征之時上京城內的不安穩因素之一;

而太子一系,為了確保絕對的安穩,對這位皇子的禁錮,進行了進一步的加深。

原本官家可能只是想貼一張封條,但下面人以及其他方面的人,則順勢打上了板釘。

七皇子本想出來收拾局面,在被看守自己王府的銀甲衛拒絕後,雙方竟然先一步地在王府外頭進行了火拼。

而另一頭,燕人正在源源不斷地進來。

這般荒誕的一幕,在上京城內的各處,不停地上演著。

實在是沒有太多值得大書特書的了,因為在此等局面下,這座煌煌都城所表現出來的模樣,比之前的蘭陽城和滁州城,只能說是更為的混亂與不堪。

燕人的馬蹄,開始踐踏在上京城內的官道上,和乾人在自己國都內的彷徨無措不同,燕軍在經歷了兩次入城之後的快速反應,短時間內的經驗,用在了這一次上。

該衝哪座門,該奪哪處點,該清哪處區域,燕軍其實沒有事先的規劃,但自然而然地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去往了應該去的地方,肯定會有重疊也必然會有遺漏,但這種效率對上此時的乾人,實在是高效得令人瞠目結舌。

“皇宮,皇宮!”

舉著斧頭的樊力對著身後跟隨著自己的燕軍高呼著。

打進了都城,皇宮,必然是重中之重!

在這一點上,陳陽都沒有和樊力去搶,他則是顧全大局地開始領兵去擊垮城內有組織跡象的乾軍。

“皇宮!!!!”

“入皇宮,擒乾後!”

“入皇宮,擒乾後!”

令人血脈膨脹的口號聲,再度響起,燕軍士卒感覺自己體內的血液正在燃燒,他們無所畏懼,也不相信前方會有能夠阻攔自己步伐的人。

在衝向皇宮的路上,不時有乾軍出來阻擊,還有不少身著銀甲衛袍子的番子,裡頭,也不乏高手。

但在燕軍的有序衝鋒弓弩大刀地收割下,乾人的抵抗基本沒有堅持太久的。

甚至,

因為樊力帶著兵馬衝得太快,導致皇宮的宮門,竟然都沒能來得及成功閉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