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零三章 年輕的侯爺,過去的王爺

這裡的蠻子並非指的是血統,

事實上,

東方四大國,

乾國趙官家一脈,其實是最沒得牌面的,姬氏、虞氏、熊氏,八百年前就是大夏封侯了,那是有史可循,可以互相映照的;

唯獨趙家,出身低微了一些,所以動用自己的文人,硬生生地在大夏史中給自己找了位姓“趙”的大臣當作自己的祖宗,以此證明自家祖先其實和另外三家的祖先當年是同朝為官平起平坐的。

但不管怎麼樣,

乾人嘲諷燕人不懂禮數,

這是沒得錯的。

在很多事情上,燕人向來不喜歡麻煩,也不愛折騰,能簡就簡;

但再怎麼簡便,該有的體面,還是要照顧一下的。

尤其是現在大燕別看國內如何眼瞅著要“民不聊生”了,但對外,滅晉攻乾伐楚懾蠻,東方第一大國的架子已經起來了;

闊綽了之後,自然就開始尋摸上一些規矩來裝點一下門面和抬一抬排場。

所以,在進入奉新城前,鄭伯爺一行被攔了下來。

攔住的人,是一群文官和他們的隨從。

他們,有的是跟著黃公公從燕京來的,也有的是路上借用著一起過來的穎都官員,原是大成國禮部的。

沒人能說得清楚,

為何燕國的大將封侯,要讓一個晉人的禮官來拾掇規矩;

但至少,

這位晉人禮官,他很能折騰,很講究細節,到處考究,到處考古,用的,還不是晉地的禮儀規矩,開口閉口就是當年大夏封侯時如何如何。

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沒人說得清楚,除非將楚國的孟壽給請到這裡來做個參謀;

不過,

禮嘛,

多指指,多畫畫,多東拉西扯多旁徵博引的,

儀式感,也就起來了,

弄得,

還真像那麼一回事兒。

這位姓朱年過古稀的老禮官在安排好了明日進奉新城的各項規矩和注意點後,

又看著鄭伯爺,

小心地問道;

“伯爺,您的金甲呢?”

“哦,戰場上弄壞了。”

“那可是可惜了,御賜之物,應該帶著的;對了,伯爺,您的那把御賜蠻刀呢?”

“議和時作為信物,和楚國皇帝交換了,當時本伯身邊,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信物可以用。”

蠻刀是送給了大舅哥,

但大舅哥翌日就又派人送回來了;

意思是,他身為半個長輩,送點東西,不用計較著回禮。

但怕拂了鄭凡的面子,所以蠻刀是偷偷送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