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兩側的百姓,
心裡頭,
有著越來越多的明悟;
當你站的位置不同時,你的思考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樣。
燕皇確實發動了一次又一次地對外戰爭,將整個國家拖入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有些人做的事兒,當世人是沒資格去蓋棺定論的。
留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甚至,彼時的千夫所指,獨夫民賊,千百年後,則是萬人稱頌的千古一帝。
宮門,開啟。
一眾宦官跪伏兩側,
齊聲高呼:
“奴才恭迎陛下回宮!”
“奴才恭迎陛下回宮!”
鄭侯爺微微加大了一些持韁繩的力道,馬車,稍微以更快一點的速度駛入了宮門。
這標誌著,
大燕的皇帝陛下,
再度進入了大燕的真正權力中樞,雖然,他其實根本就未曾遺失過。
鄭侯爺下意識地微微側頭,看了眼自己身後的車簾;
這是最後的迴光返照了吧,
對這位皇帝陛下而言如是,
對如今大燕虎壓東方局面如是,
對當年站在一起的三個人,鐵三角,如是;
對於這個時代,
如是。
很多人都清楚,燕皇的身體,已經搖搖欲墜了。
這不是秘密,也根本秘密不起來;
後園的療養歲月,其實不算休養,而是在硬熬;
熬過了那個冬,熬過了這個春,熬過了先前的夏,終於,等到了這個秋。
他回來了,
他,
也回來了;
帝國的中心,放置著的,仍然是屬於他的座椅,下方,還有兩個座位。
一個誰都知道垂垂暮年的君王,
以這種方式,
在對這個國家朝廷運轉近乎保留地前提下,再度牽起了韁繩。
看看那些跪伏在那裡的大臣們吧,
誰,
還有勇氣在接下來的時光裡去違背這位帝王的意志?
什麼是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