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七章 路線與問訊

在內功這一技術領域誕生伊始,就存在“去理解人”與“去駕馭機器”這兩種路線。

這兩種路線並非是絕對不能共存。實際上,很多駕馭機器的駭客,在獲取內功後也具有了相當的演技以及側寫能力。而著重於理解人的內家武者,在理解程式碼方面也是更勝於一般人。

但是,具體到一個人身上,這兩種路線便只會側重於一種了。

這涉及到重構神經網路之後,索緒爾神域、映象神經元、位於額葉與頂葉的多重需求網路這三者,與其他腦區直接的連線方式、優先度、許可權問題。

且內功習練者一定要在這兩條路線之間劃定出一個明確的優先順序區別。

不然在緊急狀態之下,大腦會對“計算資源的分配”產生迷惘與遲疑。而這種事情在生死搏殺之中或許會致命。

高手虐菜不需要考慮這麼多,不論一個武者有多強,他都不可能永遠只打遠弱於他的對手。

而常年累月的訓練下來,內功的習練者自然就會產生大腦神經元網路上的分化。

這兩者之間的優劣,其實一直有人在討論。

人體,乃是自然演化而成的無目的之血肉,是低效迭代而形成的“屎山程式碼”之堆積,是無序之中偶然搭建起的有序之物。

機器,由人類設計而得到的有明確目的之工具。雖然也存在低能的設計、路徑依賴以及歷史遺留問題所造成的種種弊病,但是它是抱著明確目的而誕生的事物,是為了讓人發揮出更強功能而被人智創造的東西。

從這一點來說,“理解人”或許比“駕馭機器”更為複雜,涉及的腦區更多更廣,對認知能力的開發也有更大的臂助。

機器本就是讓人去理解的,它是誕生於人智。只是人類個體的水平有差異,所以在部分人眼中,機器才是一種“現代巫術”。理解機器的過程,是可以學習的。

而理解人心的本領,卻是難以學習的。至少在內功創造者出生的實際,“理解人”的工作要麼靠天生的才能,要麼就得靠制度將人加工成“零件”然後個體再去理解制度。

這是最初時的主流理論。

而與他們相對的人則有不同看法。

他們認為,映象神經元在大腦中牽涉極廣。許多動物都具備辨識映象、理解同類、從同類身上獲取資訊乃至後天技巧的能力。映象神經元所帶來的能力也不明確。人類會覺得很多東西莫名像人臉,也會試圖共情幻想出來的命運、天意與神明。這一切都說明,映象神經元帶來的理解力,可能並不是什麼高階功能。

螞蟻都能辨識映象。

但是,多重需求網路,尤其是涉及理解機器的那一部分,明確是存在於高階功能區的,是目前為止人類所獨有的高等天賦。

並且,它也是最適合用“語言”去駕馭的。

人類設計機器,便千方百計讓機器理解人類。

這種討論最開始,是純學術的。不得不說,那可真是一個可愛的時代。

但是,到了如今這個時代,“駕馭機器”已然是絕對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