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閱讀的速度不分軒輊,接下來就要看看你們記憶和理解的準確度了。”崔會長微笑著說道:“下面,就請兩位將自己記憶的丹譜如實寫下來,並且附上對藥理應用的理解,時間也是一刻鐘。”
工作人員發給兩位比試者每人一支筆,一摞紙,崔會長一揮手,沙漏又重新開始工作,鍾成和宋立同時埋首,奮筆疾書。
兩個人幾乎又在同時完成了答卷,宋立洋洋灑灑寫了三頁紙,鍾成也寫了足足有兩頁半。沙漏流光之後,這一輪比試結束,工作人員將兩個人的答卷收了上去,讓諸位長老一一過目,然後在答卷上寫上自己判定的分數。記憶的部分佔五分,理解的部分佔五分,滿分為十分。
當諸位長老閱卷的時候,全場的人都緊張的關注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儘管宋立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地要比鍾成淡定,但是大家都覺得這只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說不定他根本就沒看懂,故意翻那麼快,惹鍾成著急而已。
這是攻心戰,亂中取勝。只要鍾成亂了,水平就有可能降低到和他一個層次了。縱觀剛才的表現,鍾成確實有點亂,至於水平嘛,不知道有沒有拉低到跟宋立同一檔次,所以大家都很想知道結果。
鍾成看似淡定,但還是略微有些擔心。他清楚自己在閱讀的時候受宋立的節奏影響,有些地方看得太粗略,以至於漏掉了一些重要的藥材,不知道宋立是不是真的記住了。不過鍾成還是篤定自己會贏,即便宋立年輕,記憶力好,記住了丹譜的成分,但是對於藥理運用的理解,他絕對會穩勝的。畢竟他在丹道浸淫這麼多年,理論功底肯定要比宋立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深厚地多。
在場的人之中,包括崔會長在內,都和鍾成的想法一致。崔會長相信宋立的控火天賦,但是丹道的綜合素養光靠天賦是不夠的,這個是需要靠時間來積澱的,而宋立積澱的時間顯然不如鍾成。所以即便宋立輸了這一局,崔會長也不會感到詫異。在接下來的控火環節和煉丹環節,他相信宋立能扳回來。
全場的人之中,有不同看法的,也許只有崔綠姝和雲琳了。
崔綠姝相信宋立會贏,那是因為她對宋立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這份信任和崇拜,是根植在骨子裡的。自從宋立在煉丹師大賽上力挽狂瀾,上演英雄壯舉之後,他能常人所不能的形象就在姑娘心裡紮了根。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對手,崔綠姝都相信宋立是最後的贏家。
而云琳之所以這麼篤定,是因為她就是宋立在丹道知識上的老師。聖丹宗師的女兒,在孃胎裡的時候,就開始接受胎教了,單從丹道的知識和素養這個方面講,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和雲琳相提並論,她這樣的老師,教出的學生會差嗎?
雖然宋立接觸煉丹之術有點晚,但是他特別聰明,而且肯用功,悟性強,雲琳也把自己的一身本領盡數傳給了兒子。也許是繼承了雲家血液裡的部分基因,所以宋立學習煉丹之術有天然的優勢。他的丹道綜合知識和素養,現在已經接近了雲琳的水準,至少不會比任何一名在其中浸淫數十年的丹師差了!
沒辦法,誰讓他的老孃是聖丹宗師的女兒呢?家學淵源,天生的優勢。
每個長老在拿到兩份答卷,閱讀過後,臉上都會浮現難以置信的表情。圍觀的煉丹師們看得抓耳撓腮,不知道這表情的意思究竟說明了什麼?是宋立的得分高還是鍾成的得分高?雖然說大家都相信鍾成會贏,但鍾成的取勝不是在情理之中的嘛?如果結果真是這樣,長老們的臉上為什麼會有震驚的表情呢?
難道……宋立答得比鍾成還好?靠,不會吧,這樣就真沒天理了。
九位長老閱卷之後,都在試卷的頂端寫上了自己判定的分數,最後兩份試卷交到了兩名記分員手中,他們一個計算,一個監督,分數很快就算出來了,連他們的表情都顯得很震驚。
最後,兩份試卷交到了崔會長的手裡,薛公遠自動站在他身旁,擺明了有點監督的意思。
他的目光瞄到了試卷上的分數,眼珠子差一點瞪出了眼眶之外!他閱卷的時候壓根就沒看內容,只是裝模作樣地翻了翻,其實連一個字也沒讀進去,就是做做樣子,然後就直接給了鍾成滿分,只給了宋立七分。他其實是想判宋立零分的,但擔心分數判得太低,被人發現之後,影響他這個準會長“公正”的形象,那樣多不美?以後怎麼領導幾百名煉丹師開創大場面?
可他做夢也沒想到,居然是……
崔會長知道薛公遠就在一旁盯著,他微微一笑,說道:“下面我宣佈兩位選手的判分結果,鍾成,綜合得分九點一八,這已經是個很高的分數了,恭喜鍾成!”
“哇噻!大煉丹師就是名不虛傳啊,居然能在一刻鐘之內記住這麼複雜的丹譜,厲害啊!”
“我就說嘛,鍾成不可能輸的,大師級別的水平,的確非同凡響啊!”
“如果讓我上臺,估計最多得個五分!”
“你能得五分就不錯了,一刻鐘耶!那麼多藥材,誰能記得住?”
“總之一句話,大煉丹師就是牛逼,那境界不是我們這些小蝦米可以想象的!”
“………………”
崔會長宣佈鍾成的分數之後,現場的煉丹師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對於鍾成的能力,他們相當推崇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