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心再次啟用衛千里,不過宋立也不會隨便的請宋星海下一道旨意就把兵馬交給他,而是先將他叫來好好談一談。
不管怎麼說,宋立將衛千里派出去的目的,都是維護維護聖獅帝國的和平,至於讓其成為草原王只能算是附帶的。哪個是重點,宋立還是分得清楚,他絕對不會為了哄衛千蕁高興,而把國事當成兒戲的。
衛千里聽到宋立準備讓自己再次領軍,雖然臉上表情平靜,但是目光裡的激動卻也是掩飾不住。
當聽到宋立又說待到草原平定後將封他為草原王時,衛千里更是起身行了大禮。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也是他一直效忠於前聖皇的原因。只不過前聖皇給他畫了個大餅,到死都沒有兌現。現在反倒是在宋立這裡實現了。
“我一日是聖獅帝國的臣子,便終生都是。”衛千里言辭堅決地道:“哪怕是真有一****成了草原王,也不會忘了今日的諾言,如有違背,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我不僅要聽你怎麼說,也會看你怎麼做。”宋立看著衛千里道。
有了這樣的一番深聊後,過了沒幾日,宋星海就發下了聖旨,命令衛千里率兵出關前往草原。
衛千里出征之時,朝堂之上依舊紛紛擾擾,言官們依舊是揪著宋立遇刺之事不斷彈劾龐大,並且隨著宋星海一直沒有表態,而以為得到了默許,開始有將彈劾的範圍擴大化的趨勢。
因為此事,龐大最近也是老實了不少,天天悶在家中閉門思過,偶爾還要寫上一封自辯的奏摺來回應言官們噴來的口水。
其實,宋立如果想要將這件事平息下去並不難,只要請宋星海發一張聖旨就夠了。但是這也很有可能會打亂他原有的計劃,所以只能暫時讓龐大受一些委屈。
說是受委屈,倒也不盡然,宋立認為這樣的一個教訓對於龐大來說並不算是什麼壞事,最起碼會讓他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時三思而後行。
在慶豐樓中遇刺這件事情,宋立從一開始就沒有怪過龐大,畢竟從根子上說,龐大並沒有惡意,只是被人給矇蔽了,所以才稀裡糊塗的成為了半個幫兇外加一隻替罪羊。
不怪龐大,但是並不意味著宋立會一味的縱容。他將龐大視為朋友,並且希望這份友誼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為此他也希望龐大多多少少改變一些自己的性子,否則的話,這一次有人能弄出個瑩蓮來誘騙他上套,下次就能夠再弄個別的什麼女人了。
倘若龐大次次都在女人上頭栽跟斗,宋立不敢保證每一回都能夠護得住他。因此藉著此事讓他長長記性也是沒什麼壞處。
當然,宋立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龐大被言官們狂噴而袖手旁觀,他表面上沒有什麼大動作,但是私下裡卻一直命人追查著整件事情的真相和幕後主使。
身為太子,宋立的權利並不小,當他的意志成為成千上萬人的使命時,那麼所迸發出來的力量絕對是恐怖的。
沒過多久,一份更為詳細的調查報告就放到了宋立的案頭上。
恰如當日宋立跟宋星海說的那樣,整件事情背後的確是有著那些保皇派餘孽在背後充當著幕後推手。
儘管當初聖皇的一份聖旨殺掉了絕大多數效忠於他的人,但是還是有一些漏網之魚,這些人並不甘心失去自己的榮華富貴,同時也不想宋星海和宋立父子太太平平的掌管江山,於是就開始醞釀起了一個復辟的計劃。
要說這些保皇派的能量還是不小的,即便是曾經遭受過重創,當其湊到了一起想要乾點什麼時,所能造成的破壞也著實不小。
因為他們還有著一些殘餘的人脈,甚至於他們還拿捏著一些大臣的把柄,於是他們便可以很快的弄出了一個慶豐樓,並且還制定了一個專門針對宋立的行刺計劃。
針對宋立,原因有二,一是聖皇死於他的手,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不殺他不算是替聖皇報了仇。二是他們看得明白,宋星海就宋立這麼一個兒子,而宋立的才能又是極佳,如果他活著,那麼最少百年之內,他們想要復辟都不可能。
但是倘若宋立死了,宋星海沒有了繼承人,想要將江山延續下去,要麼是培養宋立的兒子,要麼就只能是從前聖皇的子孫中尋找一人來繼承大統。
如果是後者的話,其實也就相當於完成了復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