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山被西海老祖宗打壓之後,大殿傾塌,而最令聖山忌憚的那個人……被一柄稚子劍鞘,鎮壓在了琉璃山底。
屋漏偏逢連夜雨。
南疆的好幾尊大魔頭逃離執法司監獄,躲入東境大澤,積蓄力量,蔓延勢力。
東境大澤,環境惡劣,沼氣橫生,躲入其中的老魔正是看中這點,而且極其聰明的效仿韓約,他們手中雖然沒有琉璃盞,但可以掠奪好幾具肉身,在大澤深處先建立一座小山頭,然後再向外汲取生氣,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想要在大澤裡除去一尊魔頭,難上加難。
韓約不出手,即便是三災級別的魔君,也很難深入大澤,徹底剷除這些越獄而出的狡猾老魔本尊。
這時候,遭殃的就是百姓。
琉璃山頭附近的鬼修,已經與大澤深處爆發了好幾場戰鬥,攜帶南疆鬼修逃竄而來的老魔,蠱惑人心,拉攏派系,那位甘露先生兇名滔天,琉璃山封鎖訊息的力度很大,但逐漸還是有風聲穿了出來。
為何南疆的老魔頭們,敢明目張膽跟琉璃山對著幹?
韓約一直未曾出面……
修行陰術的修士,心思搖擺不定,最好偏移念頭,有些想乘東風借勢而起,於是琉璃山的鬼修臨陣倒戈不少,東境大澤的鬼修數量緩慢增加,逐漸由“旗鼓相當”的趨勢。
這是琉璃山損失最慘重的一年。
李白鯨當然需要力量,但禍不單行,因為天都起火的緣故……短時間內,他在宮內失去了很大的話語權。
種種因素,一起爆發。
東境蓮華陣營裡,素日來極其聽話的幾座聖山,如今不再那麼聽話。
聖山當然不至於傻到立即就表明態度,但他們可以無限期地拖延,整座東境的南邊都遭了秧,那裡是琉璃山與南疆接壤之地……
在聖山修行者的眼中,那塊屬於鬼修的地盤,早就被打上了“不祥”的徵兆,韓約掌權之初,琉璃山周遭的鬼修極講規矩,但如今本尊被壓,琉璃山便開始沸亂,印證了所謂的“不祥”。
生靈塗炭,某種意義上,與他們並無關係。
但與李白鯨有關係。
李白鯨迫切地需要一股力量,來蕩平不受控制的鬼修。
他比所有人都要在乎那些平民百姓的“生死”,因為他的野望……他想要贏得天都那個男人的讚許和認可,這件事情必須要處理好。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深諳這個道理,之前虧待東境蓮華其他聖山的太多,需要用到之時,雖無怨言,卻步步艱難,他只能付出一些代價作為彌補。
這件事情的結局。
是李白鯨付出了比自己預想之中要大很多的代價,買了一個教訓。
太遊山,羌山,龜趺山,得到了足夠的利益之後,便不再拖延,三座聖山聯袂,星君境界的聖山人物一出手,戰場便呈現一面倒的情況。
鬼修之亂,也就逐漸被壓了回去,如今琉璃山周遭的城池已不再遭受戰亂,南疆老魔們龜縮在大澤內。
……
……
一列商隊,在東境官道上前行。
“您大可放心……琉璃山立了規矩,所有麾下鬼修,立回山頭方圓三十里,可保平安。如今時限已到,若是還流蕩在外,被聖山修行者發現,斬立決。”
腰間挎著酒壺的粗獷漢子,看著身旁騎馬同行的文弱書生,揹著一個寬大箱籠,看起來瘦瘦弱弱,面色白淨,笑道:“寧臣先生是讀書人,看樣子是戶體面人家,何必要往東境來跑?”
“寧臣”只是搖了搖頭,笑道:“有樣東西丟在這了,這趟回來取,不知道能不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