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群儒的詰難和易皇的困惑,秦楓依舊淡然說道:“道家有言:‘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儒家亦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未等群儒反駁,秦楓已繼續說道:“也就是說,陛下若要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真正的聖王,應該做的就是清靜無為,剋制自己的慾望,這樣一來,上行下效,自然就是天下臣民的垂範。”
“至於陛下統一天下的方法,不能是用‘力’服人,這樣並非心服口服,只不過是實力不夠罷了。只有以‘德’服人,人們才會心悅誠服,這才是和諧盛世之道。”
“如陛下這樣,以大陣抽乾天地靈氣,為大易聖朝所用。雖然看起來沒有動用‘力’,實則也是強迫要挾他人歸附,道門即便降服,也非心悅誠服,一旦時機成熟,必然復叛。”
“道法自然,用大陣抽乾天地靈氣,如此有傷天和之事,若說沒有任何報應,陛下自己相信嗎?”
秦楓見易皇不語又說道:“即便道門歸附,陛下總不可能殺光所有的道門弟子,而且以儒家的觀點,恐怕還得加封優待……”
“即便可以平靜百年千年,但若是聖朝一朝衰弱,道門中人恐怕已滲透到大易聖朝的方方面面,尾大不掉,叛心再起,聖朝覆滅也絕不是危言聳聽吧……”
“陛下若要建立儒家的和諧盛世,應內修德行,外行仁政,尊重理解道門中人不同的選擇,去包容,而不是去對立……”
“若陛下確有過人之處,道門自會心悅誠服,尊陛下為天下共主。”
“此就是儒家的‘仁者無敵’了!”
“這樣才是真正的長治久安之策!”
秦楓話音落下,為首的兩名儒者見易皇皺眉不語,臉色皆變,大聲勸道。
“陛下,一旦天地靈氣被我朝壟斷,等於扼住了道門的咽喉!”
“天下統一,指日可待啊,陛下,這將是您的不朽功業啊!”
“千秋大業,唾手可得啊!”
面對群儒的勸言,易皇卻是眉頭緊蹙。
他雖然是大易聖朝的主君,但身處一個以儒為尊的王朝,他也飽讀了儒家詩書。
他不是昏聵的郡主,當然知道秦楓所說的有道理。
他沉吟開口道:“秦掌門今日帶來的建議,真是讓朕大開眼界。儒與道,竟可一齊拿來治國,真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陛下過譽了!”
秦楓謙遜了一句,旋即就道:“君子和而不同,若陛下多修德行,為天下垂範,一統天下只是遲早時間……”
“還請撤去大陣吧!”
面對秦楓的勸言,易皇沉吟半晌,終於還是開口說道:“秦掌門,朕已知悉你的意思了,但這大陣乃是我們大易聖朝數代君王共同營造而成,不可能輕易毀去,朕也做不了這樣的決定。”
“不如暫時將大陣暫停執行,朕在此承諾,只要道門不要公然與大易聖朝對立,就不再執行大陣……秦掌門意下如何?”
秦楓聽到了易皇的話,也知道這是在目前道門面對大易聖朝處在全面劣勢的情況下,大易聖朝做出的最大的讓步了。
雖然可以抽取天地靈氣的大陣依舊還在,依然還是懸在道門頭頂,隨時都有可能落下的利劍,但這已經是目前最好的安排了。
秦楓點了點頭,應允道:“多謝易皇陛下,道門中人感謝您的寬宏大量。”
“今日之後,道門對於大易聖朝和易皇陛下的欽佩之情又多了一分,陛下距離內聖外王又更進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