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將審訊情況迅速彙報給秦川,秦川聽聞後,神色凝重,沉思片刻說道“看來案件比我們預想的更復雜。既然王強堅稱未殺人,那就暫且將重點轉回張軍和李保國身上,重新梳理證據,調整審訊策略,務必撬開他們的嘴。”
新一輪審訊開始,李明再次面對張軍。“張廠長,王強已經交代,你和李保國給他錢處理屍體,事已至此,你還打算隱瞞?”&nbp;李明將王強的供述材料擺在張軍面前。張軍臉色微變,但很快恢復鎮定,冷哼一聲“王強信口雌黃!我從未給他錢,更沒僱人處理什麼屍體。劉華在廠子裡鬧事,我們一直透過法律途徑解決,犯不著為這等公事以身試法,搭上自己的前程。”
在另一個審訊室,李保國同樣矢口否認。審訊員嚴肅道“李報國,陳衛華、王強的供述都指向你們,你還想狡辯?”&nbp;李保國瞪大雙眼,情緒激動“他們肯定是串通好誣陷我們!我們和劉華雖有糾紛,可那是工廠和他的矛盾,我和張廠長絕不會為了公事去犯罪。”
審訊陷入僵局,警方意識到,僅靠現有證據和常規審訊難以突破。秦川召集專案組會議,分析當前形勢。“從張軍和李保國的反應看,他們早有準備,單純逼供難以奏效。我們要重新梳理線索,尋找新的突破口。重點調查他們近期的通訊記錄、社交活動,看是否有與案件相關的蛛絲馬跡。另外,對王強接觸過的場所進行細緻勘查,也許能找到新證據。”
通訊調查小組迅速行動,對張軍和李保國的通話記錄、簡訊、社交軟體聊天記錄進行全面篩查。經過數天的艱苦工作,發現張軍在案發前一週與一個陌生號碼有過頻繁通話,通話時長較長,且每次通話後,張軍的行為都有異常。技術人員透過追蹤,發現這個號碼是一個臨時購買的匿名號碼,難以直接確定機主身份。但小組並未放棄,透過分析通話時間和地點,發現其中幾次通話是在工廠附近的一個偏僻咖啡館進行。
“秦局,我們發現這個咖啡館有些蹊蹺。”&nbp;調查員向秦川彙報,“根據周邊監控顯示,張軍每次去咖啡館,都會在裡面待上半小時左右,出來時神色匆忙。而且,我們調查了咖啡館的消費記錄,在張軍去的時間段,有一個固定座位經常點一杯咖啡,消費金額與其他顧客不同,似乎是在等人。”&nbp;秦川指示“繼續深挖,排查咖啡館工作人員,看能否找到見過與張軍見面之人的線索。”
與此同時,現場勘查小組對王強處理屍體的場所進行再次勘查。王強交代,他在一個廢棄倉庫對屍體進行分屍。勘查人員在倉庫內仔細搜尋,不放過任何角落。終於,在倉庫的一個隱蔽角落,發現了一把染有血跡的電鋸,經過&nbp;dna&nbp;檢測,血跡與劉華的&nbp;dna&nbp;匹配。此外,還在電鋸上提取到一組不明指紋。“這很可能是真正凶手留下的指紋。”&nbp;勘查人員興奮地向秦川彙報。
指紋比對工作迅速展開,警方將這組指紋與資料庫中的指紋資訊進行比對。經過漫長等待,系統顯示有一個模糊匹配結果,嫌疑人是一名有盜竊和故意傷害前科的慣犯&nbp;——&nbp;趙文剛。“立刻調查趙文剛的行蹤,將他列為重點嫌疑人。”&nbp;秦川果斷下令。